来源:e圾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是当前处理废弃物的普遍共识和发展方向。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围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要求,发改、生态、城管、商务等部门全方位联动探索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着力提升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能量”。

从“人治”转向“数治”,让垃圾变资源。以“人”抓运营、以“数”促管理,积极探索“互联网+分类”新模式,将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产业链运营,后端建设分拣中心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基地,数据监管赋能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垃圾总量较垃圾分类实施前减量7.2%,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74%。目前,栖霞区易联瑞智垃圾分类全链条监管平台一键分类已成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主流工作方式,将垃圾分类业务中所涉及的人、车、物、事进行全流程管控,大件垃圾一键预约、可回收物一键收货、清运任务一键查询、全链条分类数据一键生成……, 仅企业1个e直收回收点,每年直接处置的可回收物就达550吨、减排超过1833.7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植树16500余棵。同时,社区居民也可通过平台手机端小程序轻松完成可回收物分类兑换、减碳量获取,用于抵扣现金消费,让“减碳量”成为“真金白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构建“两网融合”,实现效能1+1>2。通过建立“专业+职业”回收渠道,实施“区中转+中心集中收集”转运形式,依托全区现有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分拣中心1座、街道级分拣站8座、15家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及专业回收公司平台效能,形成了以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为龙头、分拣加工中心为载体、城乡回收网点为终端的“链条式作业、闭环型管理”运营体系。

通过“重塑前端、直通后端”的特色方法,以数字化转运中心为关键枢纽,有效的降低大件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打通了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上下游,推进了全区一般可回收物、低附加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每年仅迈皋桥绿色分拣中心直接处置的废纸就达18400吨、废钢铁5600吨,废木材2020吨。在垃圾分类工作实现“1+1>2”的效益的同时,也让废旧玻璃、金属、木材、塑料、泡沫、织物、废纸等废弃资源在居民、环卫工人、企业那里实现了多方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