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罗丰瑜 通讯员 王淦 黄珊珊 5月10日,时值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5·12”护士节庆祝活动暨护理高质量发展论坛。

上午八点,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劳汉生,党委书记柴克生,副校长张爱国,纪委书记李浩,副校长翟树芹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亲临庆祝活动现场。党委书记柴克生向全体护理工作者表达节日祝福,充分肯定了全院护理工作者过去一年里在科研、教学、实习、就业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勉励全院师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气;要塑造优良品格,养正气;要勇于担当作为,有朝气;要练就过硬本领,长才气。要以专业诠释热爱。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院区护理部主任王慧在发言中表示,护理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救死扶伤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及与患者沟通的艺术,要倾注耐心、细心、责任心和爱心。她希望每位同学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擦亮青春底色,书写人生华章。现场,副校长翟树芹为王慧主任颁发护理专业建设委员聘书。

随后,22护理(高中生源)8班学生代表余芊芊同学、23级护理(高中生源)学生家长代表林芸女士分享了她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家庭教育中获得的经验与深切感悟,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学校育人的肯定以及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让人身临其境的护理情景剧表演,师生们围绕临床护理问题、医患沟通及人文关怀等主题,演绎出一幕幕曾经发生的故事,将护理工作中的专业、细心、耐心、人情及温情精彩呈现。活动现场对获得了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的同学们进行了表彰。

授帽仪式将整个庆典活动推向了高潮,伴随庄严的乐曲,校领导、老师们为未来的护士们戴上圣洁的燕尾帽、送上祝福。在护理与健康学院护理专业带头人李君教授的带领下,他们庄严宣誓,要以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履行护士的天职,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把毕生奉献给护理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委书记柴克生为护理专业学生授帽。

上午九点半,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第一届护理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清远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召开,论坛以“专业、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护理教育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护理教育新进展,为推动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届护理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在清远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柴克生代表学校,向参会的各级领导、专家、嘉宾等表示欢迎与感谢。他指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连续三年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搭建高品质学术交流平台,共同谱写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和分享,共同推动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随后,与会专家就护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人工智能在医学职业教育全过程中的应用、“双院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的专科护士发展趋势、大健康背景下长者大学与康养教育融合的岭南探索与实践等主题进行交流分享。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医护学院副院长、教授徐晨以《护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题进行了精彩内容分享。她强调,加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构建理论、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实际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医学院护理系高级讲师,MAZIAH AHMAD MARZUKI博士,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分享了国际视野下通过技术强化护理教育,创新提高护理质量的可行性以及数字技术提高护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促进教与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智高以《教与学的智能化:人工智能在医学职业教育全过程中的应用》为题,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教学全流程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职业发展、人工智能助力学校专业建设进行详细讲解,介绍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强调了AI技术在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和改善学习体验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主任、副教授谢琴以《“双院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为题,围绕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岗位、大赛、证书相对接的有效做法,介绍了护理与健康学院在“一贯穿 双主体 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将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途径。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助理兼教务处处长辛增辉表示在国家高度重视养老产业的背景下,岭南探索以对接产业办专业,对接产业办长者大学的模式,将长者大学与康养教育融合实践,依托养生谷平台,以长者大学为真实项目,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

会上,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新聘任的来自政企行校的相关专家学者颁发了护理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聘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也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主动作为,在政企行校的支持、指导下,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