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融资5700万美元,张锋新公司推出多重表观基因编辑平台,可同时7次表观基因编辑

Moonwalk Biosciences是一家由CRISPR基因编辑先驱张锋等人创办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专注于开发表观遗传靶向药物。该公司于2024年1月成立,并完成了5700万美元的种子轮和A轮融资。

2024年5月7日,在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年会(ASGCT)上,Moonwalk 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 Alex Aravanis 分享了该公司的多重表观遗传工程平台,重点介绍了用于构建高分辨率单细胞甲基化图谱的EpiRead技术和用于进行多重表观基因编辑的EpiWrite技术。

  • EpiRead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DNA甲基化分析,并绘制出T细胞亚群和脂肪细胞的完整甲基化图谱,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细胞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 EpiWrite可以对人类原代细胞进行多达7次的表观基因编辑,而无需切割DNA,这或使其成为一种比CRISPR更安全、更有效的基因编辑方法。

Moonwalk公司表示,其技术已经引起了许多制药公司的兴趣,并有可能为多种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图片来源:Moonwalk Biosciences

刘如谦教授兑现承诺,首款先导编辑疗法IND获批,将开展1/2期临床试验

刘如谦教授是先导编辑技术的先驱之一,先导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克服CRISPR技术的局限性。2023年10月份,刘如谦教授曾在第七届Chardan遗传医学年会上表示,将在2024年进行先导编辑的首次临床试验

2024年4月29日,刘如谦教授兑现了承诺,他围绕先导编辑技术创建的Prime Medicine公司宣布,其治疗慢性肉芽肿病(CGD)的先导编辑疗法(编号PM359)的试验性新药(IND)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将启动全球1/2期临床试验。这一消息也使得Prime Medicine 估价大涨10%。

这项跨国临床试验将在多家医疗机构进行,旨在评估PM359对成年人和儿童CG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将招募病情稳定的成年人作为首批参与者,之后逐步纳入其他患者群体。研究人员将对PM359的安全性、生物活性和初步疗效进行全面评估,预计2025年公布初步临床数据。

图片来源:Prime Medicine

祝贺!鲍哲南/冯国平/施扬/王贻芳等9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成立于1863年,是美国乃至世界最顶尖的学术机构之一,大约有500名现任和已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得过诺贝尔奖。袁隆平、张启发、李家洋、卢煜明、施一公、杨焕明、高福、颜宁、曹晓风、康乐等多位知名科学家曾当选NAS外籍院士。

2024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宣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此次共有144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120位当选院士,24位当选外籍院士。值得关注的是,9位华人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

  • 鲍哲南(斯坦福大学)

  • 金芳蓉(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冯国平(麻省理工学院)

  • 付强(华盛顿大学)

  • 侯一钊(加州理工学院)

  • 刘贞佑(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 施扬(牛津大学)

  • 孙太平(杜克大学)

  • 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图片来源:nasonline.org

论文速递

NEJM:历时10年!张锋公司发布正式发布首个体内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数据,可改善遗传性失明患者视力

张锋教授创立的Editas Medicine公司,不仅是最早成立的CRISPR基因编辑公司,也是第一家上市的CRISPR基因编辑公司。2014年,Editas Medicine开启了探索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治疗CEP290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眼病先天性黑蒙症10型(LCA10)的征程,并于2019年7月启动了人体临床试验,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项体内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

2024年5月6日,历经10年潜心攻关,Editas Medicine公司联合哈佛医学院麻省眼耳医院、费城儿童医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在NEJM上发表了题为:Gene Editing for CEP290-Associated Retinal D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正式公布了该体内基因编辑疗法的临床试验数据。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疗法安全有效,可改善遗传性失明患者的视力。14名LCA10患者接受治疗后,11名患者视力出现可检测改善。其中4名患者BCVA(最佳矫正视力)获得临床意义的改善,6名患者FST(暗适应全视野刺激测试)所衡量的光感细胞介导视力方面获得临床意义的改善。这项研究为治疗遗传性眼病和其他遗传性疾病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图片来源:NEJM

论文链接:

DOI: 10.1056/NEJMoa2309915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交/复旦团队开发疫苗平台技术,为多种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希望

疫苗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效的医疗干预措施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生命。然而,面对许多疾病,现有的疫苗技术仍然存在局限性,无法有效预防或治疗。

2024年5月7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Dendritic-cell-targeting virus-like particles as potent mRNA vaccine carrier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疫苗技术——DC靶向性类病毒载体(DVLP)。这种疫苗技术能够特异靶向树突状细胞(DC),高效递送mRNA和展示抗原蛋白,具有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构建了针对新冠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疫苗,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该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代疫苗平台,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肿瘤和衰老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图片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论文链接:

Lancet:CAR-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再获突破!“首例”患者已恢复正常生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多器官损害甚至死亡,很大一部分的SLE患者会发生肾脏受累,称为“狼疮肾炎”。常规治疗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且存在副作用。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被寄予厚望。

2024年4月17日,来自德国埃尔兰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上发表了题为:CAR T-cell therapy rescues adolescent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lupus nephritis from haemodialysi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例15岁青少年患者,其患有严重且进展迅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伴有狼疮肾炎。在接受传统治疗无效后,患者接受了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治疗结果表明,患者病情得到持续缓解,肾功能显著改善,日常生活已恢复正常。该研究首次将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应用于狼疮肾炎青少年患者,并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为难治性狼疮肾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图片来源:The Lancet

论文链接:

doi: 10.1016/S0140-6736(24)00424-0

Cell:新型mRNA癌症疫苗,只需一针,在人类脑肿瘤患者中迅速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mRNA技术凭借在新冠疫苗中的成功应用而备受瞩目。在预防性疫苗领域,mRNA疫苗通过表达病原体蛋白诱导免疫反应,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一些临床研究也尝试利用mRNA表达肿瘤抗原构建癌症疫苗,但其疗效仍受限于抗原性差和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等因素。

2024年5月1日,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RNA aggregates harness the danger response for potent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RNA-LPA癌症疫苗,能够有效诱导免疫反应,治疗晚期神经胶质瘤。该疫苗基于“洋葱状”多层RNA-脂质颗粒聚集体(LPA),可以显著增强肿瘤mRNA抗原的装载和免疫原性。人体试验初步结果显示,RNA-LPA疫苗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引发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该研究突破了传统mRNA癌症疫苗的局限,为难治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图片来源:Cell

论文链接:

An LLM Agent for Automated Design of Gene-Editing Experiment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CRISPR-GPT的大语言模型智能体(LLM Agent),用于自动设计基因编辑实验,主要功能包括:自动选择合适的CRISPR系统、设计高效特异的gRNA序列、推荐细胞递送方法、预测脱靶效应、制定实验操作流程和设计验证实验。CRISPR-GPT能够简化CRISPR基因编辑实验设计的复杂过程,帮助科研人员更便捷地进行基因编辑实验,未来更是有望与自动化实验室平台和机器人结合,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基因编辑实验,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图片来源:bioRxiv

论文链接:

参考文献

1. EA, Aleman TS, Jayasundera KT, Ashimatey BS, Kim K, Rashid A, Jaskolka MC, Myers RL, Lam BL, Bailey ST, Comander JI, Lauer AK, Maguire AM, Pennesi ME. Gene Editing for CEP290-Associated Retinal Degeneration. N Engl J Med. 2024 May 6. doi: 10.1056/NEJMoa230991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709228.

5.Yin, D., Zhong, Y., Ling, S. et al. Dendritic-cell-targeting virus-like particles as potent mRNA vaccine carriers. Nat. Biomed. Eng (2024).

T, Naumann-Bartsch N, Aigner M, et al. CAR T-cell therapy rescues adolescent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lupus nephritis from haemodialysis. Lancet. 2024 Apr 27;403(10437):1627-1630. doi: 10.1016/S0140-6736(24)00424-0. Epub 2024 Apr 17. PMID: 38642568.

7.Mendez-Gomez HR, DeVries A, Castillo P, von Roemeling C, Qdaisat S, Stover BD, Xie C, Weidert F, Zhao C, Moor R, Liu R, Soni D, Ogando-Rivas E, Chardon-Robles J, McGuiness J, Zhang D, Chung MC, Marconi C, Michel S, Barpujari A, Jobin GW, Thomas N, Ma X, Campaneria Y, Grippin A, Karachi A, Li D, Sahay B, Elliott L, Foster TP, Coleman KE, Milner RJ, Sawyer WG, Ligon JA, Simon E, Cleaver B, Wynne K, Hodik M, Molinaro AM, Guan J, Kellish P, Doty A, Lee JH, Massini T, Kresak JL, Huang J, Hwang EI, Kline C, Carrera-Justiz S, Rahman M, Gatica S, Mueller S, Prados M, Ghiaseddin AP, Silver NL, Mitchell DA, Sayour EJ. RNA aggregates harness the danger response for potent cancer immunotherapy. Cell. 2024 Apr 26:S0092-8674(24)00398-2.

doi: 10.1016/j.cell.2024.04.00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697107.

8.CRISPR-GPT: An LLM Agent for Automated Design of Gene-Editing Experiments

Yuanhao Qu, Kaixuan Huang, Henry Cousins, William A. Johnson, Di Yin, Mihir Shah, Denny Zhou, Russ Altman, Mengdi Wang, Le Cong

bioRxiv 2024.04.25.591003;

doi:

(金斯瑞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