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鲨,又名象鲨、姥鲛、老鼠鲨等,是鲭鲨目、姥鲨科、姥鲨属的滤食性鲨鱼。很久以前,姥鲨被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称为Sun Fish,意为“太阳鱼”。这是因为姥鲨非常喜欢将背脊露出海面,甚至还会肚皮朝天,就像人类享受日光浴似的。但由于翻车鱼才是世所公认的太阳鱼,为避免混淆,威尔士自然学家托马斯·彭南特于1769年将姥鲨改名为Basking Shark,意为“晒太阳的鲨鱼”。

那么,“晒太阳的鲨鱼”又怎么变成“姥鲨”了呢?原来,中国人觉得这种巨鲨性格温驯、行动迟缓,就像邻居家老太太似的,就颇具创意地将“Basking Shark’称为“姥鲨”。当然了,姥鲨的“晒太阳”并不是在休息,而是在捕猎。由于姥鲨捕猎全程就只是张大嘴游动,借助游泳让混杂食物的海水自动流入口中,所以看起来像无所事事地晒太阳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姥鲨的形态特征

姥鲨是仅次于鲸鲨的世界第二大滤食鲨。体长一般为7~8米,大者可达15米。体纺锤形,中部最粗大,前后部渐狭小。体灰褐色,腹面白色。各鳍均浅灰褐色。呈纺锤形;头大,略侧扁,眼睛小而圆;嘴巴宽大,摄食时总保持张开状态;牙齿细小且呈钩状,鳃裂很明显,几乎环绕整个头部;背鳍为2个,一大一小;尾鳍分叉,上尾叉大下尾叉小。姥鲨只露出三角形的背鳍时,常被误认为大白鲨。不过误会往往持续不了多久,因为姥鲨慢吞吞的性子跟敢冲敢拼的大白鲨差太远了。

姥鲨身上散发臭味的物质是由姥鲨的皮肤分泌的。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专门用来对付皮肤表面的寄生动物。虽然气味有点儿冲,但效果还是很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姥鲨的生活习性

姥鲨通常1~3尾或多达百尾成群在水表面缓慢的巡游,背鳍会露出水面,或翻身晒腹。以浮游无脊椎动物、小鱼或鱼卵为食。具有季节性洄游习性,每年3至4月,它由外海成群洄游到沿岸,平常也会在海面静卧,或张口缓游,或翻身晒腹。如遇雾天,则常在海面“瞌睡”。生活在北太平洋东部的这一姥鲨种群被看作是沿着加拿大到加利福尼亚中部海域进行季节性迁徙的单一种群。

姥鲨的生性非常温和,故被称作“姥”鲨,其捕食方式非常奇特,先张开大嘴连饵带水“吞”进,然后用细长角质鳃耙“筛”选过滤。试想如此庞然大物,要填饱肚子,每天要过滤很多海水,为了适应这种生活,姥鲨也对自己的某些器官进行了“改装”,如它的鳃耙变得又细又长,并且密密麻麻,使一些小鱼小虾无法溜掉,以提高捕获量。其次,为了加快排水,它头部两侧的鳃裂向背腹延伸,这样一来,水就进得来、排得出,饵料又留得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群现状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看到了姥鲨身上的经济价值,一头姥鲨能带来很高的收入,其肝脏是制造鱼肝油的原料,姥鲨的鱼翅也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为了获取鱼肉和鱼油,人们大肆对姥鲨进行捕杀。200年前,海洋中到处可见姥鲨的身影,但经过年复一年的不断猎捕,姥鲨的数目严重下降,世界范围内的很多国家都正在采取保护行动,并限制其相关产品的贸易。尽管如此,姥鲨目前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EN)等级;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一起来关注未来24小时海况预报~

浙江海洋预报

5月11日20:00-5月12日20:00

浙江海域海浪大面预报

 海洋科普 | 性格温和的姥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海洋科普 | 性格温和的姥鲨

今天夜里,全省大部海域有1.0-1.6m的轻到中浪,杭州湾有0.5-0.8m的轻浪,明天白天,浙北海域将增大到1.2-2.0m的轻到中浪,浙中南海域将出现2m上下的中浪 。

全省海域风浪稍大,小型船只出海请注意安全。

滨海旅游区预报

明天滨海旅游区中,靠外部海域的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和南麂列岛风景名胜区的浪高有1.5m左右,浪稍大,较适宜海上垂钓和游览,其他三个滨海旅游区适宜海边观光游玩。

足不出户了解更多海洋资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浙江海洋预报网 (www.zjocean.org.cn)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发布浙江海域海洋环境预报信息/

微信号 : zjhyyb

戳我进入浙江海洋预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