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极其漫长的殉葬历史。重视死者为大的中国人,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非常详尽的殉葬制度。虽说葬仪的规格和具体制度上,在各朝各代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遵循着一个核心,那便是厚葬。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相信,死后葬仪的规格和荣光能够带到另一个世界里,在来世也能继续享有前世的荣华。因为殉葬规模庞大,以及陪葬物品的繁多,随着历史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些文物的发现,对于考古工作者乃至历史研究学家来说,可谓是意义非凡了。这些被发现的文物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历史,探寻历史真相,还原历史背景的非常重要的证据,因此对于文物的发现和保护,历来备受关注。而在浙江的一座古墓中,一次意外的发现,让不少学者们惊讶不已。这墓中下葬的是一清官,死后用草席入葬,在300年后发现其坟墓,却出土了10亿珍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在浙江临海的一个村落里,一位村民为了修建猪圈,上山捡石块,在途中发现一滩乱石,待他前去查看时发现这堆乱石下竟然是金子。很快,这位村民发现金子的事被社里的人知道,这位村民眼见掩盖不住消息,也为了不被社里的人所仇视排挤,所幸带着大家一同到山上搬运金子。这一去不得了,竟又发现了两口棺材。随着大家挖掘宝藏的激情不断高涨,以及挖掘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黄金和珍贵文物被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这件事被区里的文物局得知。随后,考古工作者也对此地展开了紧急的抢救工作。此次的考古工作,一共挖掘出了107件金器,不但价值不菲,做工更是精美。通过对挖掘出土的文物的考察,专家们终于得知了墓主人的身份。原来,这古墓的主人乃是明朝的一位官员,叫做王士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明朝的官员,原来是福州的太守,后来升迁成为了按察副使。在万历年间,他还曾指挥军队参与过抗击倭寇的战争。但是因为他本人并非是主将,未能记入战功,不过他对于抗击倭寇所做出的贡献没有因此而被抹灭掉。此外,他还是一位十分勤政为民的好官,在被调任为江南巡抚后,一直致力于服务百姓,因此备受百姓们的爱戴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据史料所记载,王士琦在死后的的确是简葬的,毕生清廉的他,在死后仅以一卷草席,再无身外之物,便草草下葬了。但是在他死后不久的时间里,当朝的皇帝得知了他的丰功伟绩以及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在他死后的几年,朝廷特意加厚了他的葬仪,陪葬了不少珍贵的物品。这才出现了草席下葬,却有万千陪葬品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王士琦的事也验证了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样毕生都致力于服务百姓,从未敛取过一分一里民脂民膏的清官,在死后担得起如此的荣光。也正是因为他本人如此勤政为民,才会在死后依然为朝廷,为百姓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