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欣欣家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新年的逼近,24年的春晚主题也终于公布在大众眼前。但与以前的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不同,虽然今年的主题依旧高端大气,可似乎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对这个盛会的期待感。

甚至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守着看春晚所谓的“传统,”还不如“三缺一”的娱乐。

似乎如今的春晚,真的成了本山大叔当年的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作品教育不了人,365天都在这个教育过程当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

是啊,当说教意义大于欢乐,你还会去看哪个“包饺子”吗?

一、第一届春晚联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的第一届春晚开启了中国电视春晚的新纪元,而首届春晚更是以其简单欢乐的节目形式和丰富的节目类型深受观众欢迎。

甚至在当时,电话线“都被打冒了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主持人取代了呆板的报幕员,从而增加了观众互动环节。比起现在的各种排练,首届晚会是让观众通过电话点播的形式,进行全国性的电视节目的。

零点钟声敲响,一家人跟着电视一起倒计时,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而这一神圣时刻从此成为春晚的重头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随着彩电的普及,1984年的春晚进一步提升了观赏性。喜剧泰斗陈佩斯和朱时茂携经典小品《吃面条》首次亮相,使小品成为春晚最大的笑点。

无论是现场还是说电视外头的观众,全都是笑料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如此重要的晚会上,港台歌手也开始涌现。张明敏的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深深打动了国人,一家亲的局面也深深感动着所有人。

在往后的日子里,没有人强迫可所有人却不约而同地在大年三十,当吃完团圆饭后一家老小守在电视前观看春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91年时,春晚更是实现了新的突破。据说当晚就有7亿观众收看着节目,更是创下了新的纪录。

这一年,姜育恒的一曲《再回首》使他一夜成名,这首歌也成为经典。

可遗憾的是,随着时过境迁春晚的影响力和收视率已不如从前。国人从以往的吃完年夜饭就等着看春晚,变成“春晚有什么看头,不如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造成如此反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往昔与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春晚都是中国人的年夜饭,是一个充满喜气洋洋氛围的重要时刻。

但是最近几年的春晚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尤其是小品部分。大部分的作品不仅缺乏创意,更是过于依赖老旧的笑话和冷幽默。

无论是从深度,还是说搞笑方面都难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和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年《初见照相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说白了就是整个小品都没有什么新鲜感。只是两位演员在争吵中寻找婚姻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出了一些俗套的观点。

不仅没有笑点,而且整个对话吵闹不断让人头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就是这样的情节设置和对话方式让人感到厌倦和平淡,以前的喜剧效果和人文关怀也完全没有被体现出来。

不少网友都直言小品全程互相指责,既没有逻辑也不真实。要说仅仅这样也勉强能忍得下去,对方却偏偏要在最后来个“硬性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家伙,大伙都累了一年了。谁还有心情看你在这讲“大道理,”就这一天还不让人乐呵乐呵省省心。

毫不夸张的说,相比现在的段子融合过去的春晚小品如《打扑克》和《打工奇遇》等,才算是充满了智慧和趣味性。

不仅引人捧腹大笑,同时也寓含了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融洽的就通过名片大小喻示当时名牌职称泛滥的社会现象,既幽默又深刻。打工奇遇》中的台词至今流传,甚至还因为台词过于深刻还扒出了潜藏着的间谍人员。

而这些小品之所以深受喜爱,也在于它们都紧紧抓住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了国人的幽默与机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近年来一些小品,“爹味儿十足”过于强调教育性。

更讽刺的是,在讲大道理时还不断的与观众的实际生活脱节。你说,摆脱现实的作品怎么可能让老百姓们产生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重新获得观众的宠爱,春晚就必须注重创新和深度,去尝试不同的叙事手法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也应该更加尊重观众的感受和需求,避免过多的宣传和空洞的口号,真正让人们在春节期间感受到温暖和喜悦。

大家盼望的春晚能带来更多正能量和欢乐,而不是教条或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太喜欢”教育人之外,还有一点也是众多网友感到无聊不愿意接受的地方。

那就是这个晚会早已在时间的流逝中,从当初的“引领潮流”变成了只会“融梗的大烩菜。”

三、时代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跟咱们说的一样,第一届春晚就像一个乡村舞台,简简单单却真诚热情。舞台布置朴实,led灯、高科技音响都没有。

可恰恰就是这种反份质朴,反而让人感觉亲切。

演员和观众距离很近,彼此能深深感受到对方的激动、欢笑和热泪。虽然当初节目形式单一,大多也是以小品、歌舞为主,但每位演员都全力以赴尽情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的是,当年的春晚简简单单却感人至深,因为它是一个真诚的交流平台。艺人们只是想全力演绎一个节目,在精彩表演后观众给予热烈的掌声。

小品演员面对观众,侃侃而谈地演绎着一个个生活小故事,台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欢笑和抽泣。相声演员在舞台上带着浓厚的京韵儿,逗的台上台下是笑的合不拢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手们则是深情哀怨或豪放洒脱唱响着东北辽阔,也唱着西北的苍凉。

为了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就连国宝级人物本山大叔,都曾因压力过大在开演前一天起了疱疹,“金牌搭档”宋丹丹更是在排练过程中两度痛哭失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般拼命的态度,不过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身负的是多少人的关注和期盼。

他们视这份期盼为无上的荣耀,也视这份责任为不可推卸的天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如今观众在春晚舞台上看到的,似乎只是一场场商业包装的绚烂表演。它或许依然豪华热闹,却失去了往日的真诚和朴素。

虽说是舞台设备先进明星众多,但却鲜有让人难以忘怀的瞬间。

不知道从何时起,这已不再是舞台与观众真诚交流的平台,反而更像是一个明星们竞技表演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品演员开始在意起了收视率和网友弹幕,比起以前的引流潮流的“不差钱”和“宫廷玉液酒”,现在的节目大多都是融梗烂梗的存在。

你说这样的节目,大家会喜欢吗?

笔者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春晚的每一个版块都在向“综艺化”靠拢之时,这个咱们过去熟悉的“春晚舞台”似乎早已名存实亡。

它原本该承载的是演员与观众的精神交流,如今却只沦为了一场场花里胡哨的消费盛宴,能让全国上亿观众真心为之欢呼雀跃的节目已然寥若晨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春晚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它会不断改头换面以迎合当下的口味吗?亦或是坚持原有的形式和内容,只能说这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但很想问一句的是,大家期待今年这一盛大晚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