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栏的话:

优美清澈的河流湖泊是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期盼也是影响其感知价值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委员讲述·我身边的河”栏目,以委员视角讲述身边的河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的变化,以此为透镜展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与成就,从而汲取经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开创未来。

重庆主城向西,两山夹一谷的地方就是重庆市璧山区,对于这个山谷之间的城市来讲,“水”如生命一般的重要。

璧山区内没有大江大河过境,也没有大的湖泊水库,只有璧南河等三条主要河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556立方米,属于典型的丘陵缺水地区。

缺水之城更加重视治水之道。从重庆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长江一级支流璧南河就由重庆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级河长,负责督办这条河流的管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璧南河整治前后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的余国东更时刻关注璧南河的水生态治理。近年来,重庆对症施策,盯紧璧南河重点点位,找缺口、补漏洞,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璧南河水质治理和生态修复。

经过匠心治理和持续修复,这座缺水的璧山城,如今建设成了一座山与水、水与城、城与人和谐共生的宜居之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缺水却更怕水

曾几何时,璧山人对水既渴望又害怕。余国东告诉记者,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璧山是缺水区,但相对于缺水,璧山区更害怕水。

“害怕是因为水会给璧山带来‘害’。”余国东解释说,璧山的“水患”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缺水。数据显示,璧山区年均降雨量为1101毫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556立方米,仅为重庆人均水资源量的1/3。

其次是污染。余国东表示,发源于璧山区,最后于江津汇入长江的璧南河,是璧山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达452.7平方公里,占了区域面积的42.7%,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集聚,璧南河周边更是聚集了众多的散乱污企业和养殖场所。

“企业排放的污水和养殖废水都往河里直排,璧南河的水质一度达到V类。”余国东回忆说,曾经璧南河臭气熏天,一度人不愿住、商不愿来。

最后便是水灾。由于璧南河及支流两岸垃圾泥土乱堆乱倒,导致河道淤积堵塞,城区璧南河防洪能力不足,每遇暴雨,城区必淹,必定受灾。2007年的一场“百年一遇”特大暴雨,璧山城区被淹严重,让璧山群众受尽苦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工作新思路。

在重庆市政协的监督帮助下,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具体指导下,璧山区针对全区缺水的发展瓶颈,提出了一个主攻方向——把水生态环境作为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来抓,把治水治污作为营造发展环境的基础来做,将水“害”变水“利”。

如何改变这条河的面貌,成为当时治水的一道难题。为此,余国东几乎每月都要前往璧南河进行调研和调度。

“璧南河的治理凝聚了多方的力量。首先以河长制推动璧南河治理,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重庆市政协很关心关注璧南河的治理,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开展了系列明察暗访监督性调研视察。”余国东介绍说。

治污治“源头”

“治水先治污。”要控制污染,首先就是要控制璧南河的污染源,而这个源头是璧山区多且复杂的散乱企业。

“散乱污企业不仅对水质持续造成危害,养殖场的尾水更是加重了河水的治理难度。”余国东清楚地记得,对璧南河造成污染的源头之一便是长冲渔场。这座渔场一直利用关停煤矿温泉水大量采用高密度、肥水等方式养殖热带鱼。受利益驱动,产业规模化了,环境保护却没跟上。渔场里排出的水越来越浑浊,发黑发臭的水冒着泡沫,造成璧南河两河口和油溪两个断面水质严重超标。

余国东多次到现场督导长冲渔场生态治理工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也给予了资金支持。通过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举措,长冲渔场入河水质从2019年5月起逐步改善提升,每天8万立方米Ⅱ类温泉水直接流入璧南河,大大改善了璧南河水质。首要污染物总磷浓度由原来的劣V类浓度降低至Ⅱ类浓度,从2019年8月起,璧南河两河口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退渔转产’才是核心。”余国东表示,2019年6月底长冲渔场基本实现全部“退渔转产”。如今,长冲渔场已有400亩鱼塘转产为藕塘,发展起了生态农业。

璧山区还顺势对辖区内鱼类养殖进行了规范,全面实施清水养鱼,消除了肥水养鱼对山坪塘和河流水质的污染。

同时,对于璧南河来说,河道内污泥淤积,加上外水不足,自身难以调节。就此,当地实施了“河内清淤、河外截污、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治河技术路线。

“小河不清、大河不净,水环境的治理要精细到每一条支流。”余国东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经验让他深知“毛细血管”是保障水环境的重要一环,他积极推动璧山区“因河施策”,精准实施“一河一策”“一河一档”,每条河流的问题、治理方案都细化出炉,如同有了自己的“档案袋”。

“智慧治水”做好下半篇文章

如今的璧南河,碧水清清鱼欢跃,两岸花香人水亲。

2022年2月,余国东再次带队赴璧山调研璧南河水质保护工作。一到现场,他马不停蹄地走访皮革小区芋荷小河沟、天湖花园南门小河沟、菜籽沟、观音塘等关键地点,调研体检断面现场点位情况和璧南河干流水质情况。

“这些都是关键点位,一定要牢牢守住。”余国东现场嘱咐着璧山区生态环境局同志,要加大巡查巡视力度,盯紧璧南河重点点位,找缺口、补漏洞,以强有力的举措确保璧南河水质稳定改善。

“光靠人防是不够的,还需要数字赋能智能监测,提升管理水平。”“智慧治水”是余国东认为做好璧南河河畅水清的下半篇文章。

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助力下,璧山区开发建设了水污染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将全区各类污染源,纳入动态监测管理体系并安装相应监测设备。

不过,虽然璧南河实现了由污转清,但在余国东看来,重庆水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不平衡、不协调,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浪费现象依然突出。

“还要持续深入落实河长制,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和规范化建设等工作。”余国东说,正在推进的美丽重庆建设对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认为,要强化水域岸线保护修复,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违法犯罪行为,加快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重点流域、城市河段及其他重要水体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持续开展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调查等,“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久久为功。”

记者:王硕

通讯员:陈娟 余常海

文字编辑:王硕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