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道游击队》人人都知道,大队长是谁?政委李正又是谁?王强后来去了哪里?有鼻子有眼,千真万确。手起刀落,扒上呜呜叫的火车,不是闹着玩的。

但有人说,电影大队长是两任队长的合一。不管几任,鲁南铁道大队只是一个,一点都不虚的。对号入座,也是有道理的。

言归正传。

你能对《南征北战》也来个对号入座吗?

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都不说了,就说一说表现的是哪个部队,哪个军吧?

听人说了,这是新四军部队。字幕上有“七战七捷”,这不就妥了。七战七捷就是苏中战役,是粟大将的得意之战。

当然是新四军。仔细说来,是华中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有4个纵队,六纵、七纵、八纵、九纵。九纵没有参加苏中战役。参战部队换算一下。六纵即二十四军、七纵即二十九军、八纵即二十三军。

涟水战役后,六纵(六师)和八纵(一师)先后进入山东。这就是所谓“反攻反攻,反到山东”。

南征北战表现的是新四军,没跑了!

但是,电影中有个片段,这话又不能自圆其说了。

这大踏步后退,怎么又“喝到家乡的水了呢”?

仲星火(机枪手)的媳妇怎么在山东呢?

营长去年还在这里打过仗,负过伤,养伤的老大娘见了说,又进步了(当时是连长)。

所以嘛,我认为表现的是山东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推理,就是山野南下,山野主要是新四军部队,但山野有一个师是原鲁南八师。八师南下后,曾回师鲁南参加了台枣路反击战,所以才又能“喝到家乡的水”了。

《南征北战》最主要的反映的是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其中的张军长就是以张灵甫为原型,而李军长却是以李仙洲为原型人物塑造的。影片浓墨重彩的表现了解放军一支军队在南线阻击,可以说,没有南线的阻击和钳制,就没有北线的胜利。

那么,莱芜战役的南线的总指挥是谁呢?又有哪些部队呢?电影家喻户晓,是哪个军却不一定知道。

都知道粟大将有句话,是役,“第一功给一纵”,战果小,担子重。但后面还说了,没有南线部队阻击,就没有莱芜战役胜利,同样功不可没。

南线参战的主力是二十二军,当年华野刚组建不久,八师扩建第三纵队。还有鲁南十师也参加了南线作战,莱芜战役后归三纵建制。

对了,也不要忘了这个师,那就是二十一军的主力师六十一师,当年叫二纵五师,也参加了南线阻击。

要强调的是,陈参谋长是总指挥,前线指挥员是三纵首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任务后,三纵首长长压力不小,要面对十几万敌军主力,有把握吗?这时,谭震林副政委亲自给何以祥面授机宜。

意思是,临沂也不要守了,只要唱个空城计。不要硬扛,但要摆出主力决战的架势来,不能让敌军看出破绽。

所以,为了达成目标,必须在南线放一支强有力的劲旅。

《南征北战》主要表现就是一个师。师长有句台词还记得吧——“情况是严重的”。

扮演师长的演员名叫陈戈,是三八式老革命。这个师长演得好,堪称经典,只是陈戈方言重,一听就知是四川人。

那就巧了。

三纵何以祥司令员正好也是四川人。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