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据成都高新公安消息:近期,成都高新公安分局反诈中心发布紧急提醒:请家长、老师及时检查孩子的手机是否安装有“连信”“蝙蝠”“事密达”“海鸥”“纸飞机”等非主流社交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诈骗分子最常使用此类软件联系未成年人帮助进行信息网络犯罪,如果发现孩子的手机装有此类软件,务必与孩子做好深入沟通,并带孩子前往就近公安机关核实孩子是否有从事违法犯罪的情况。

除以上软件外,成都高新公安分局在工作中还发现,个别在校学生受网上“拨打电话后只需要打开手机免提,什么也不用干,每小时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到100元零花钱”的兼职广告蛊惑,偷偷背着老师、家长使用自己或家人、同学的手机卡,通过两部手机连接参与“手机口”项目。

这个项目实则是仅需一根音频数据线,就能将“境外电话”摇身一变成为“本地来电”。诈骗分子通过手机1与孩子保持通话,再要求孩子通过手机2拨打潜在受害人电话,并将两部手机放在一起,或要求孩子使用音频数据线将两部手机连接,从而达到身在境外也能通过手机1与是本地号码的手机2拨通的电话产生直接联系,增加电信诈骗的迷惑性和风险性。

先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故事

2024年1月,年仅18岁的小王在蝙蝠APP中加入一个“兼职”群,群中有客服收购QQ号、手机号、微信号、银行卡等,其中帮助拨打电话每小时可赚450元。小王觉得有利可图,于是抱有侥幸心理的开始了这场“高薪兼职”

客服让小王准备两部手机,一部手机登录QQ和客服保持联系,另一部手机则拨打指定的电话号码。最终在小王拨通第17个号码时,手机卡被公安机关封停。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023年12月,学生小赵在海鸥APP中看到一则兼职广告,对方称只需要小赵拨打其提供的电话,话术为“您好,我是XX教育的客服,您是不是XX课程需要退费?请添加客服QQ”。每拨打一个电话给小赵返利5元,小赵在明知是诈骗电话的前提下仍旧大量拨打,最终手机卡被公安机关封停。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日,南充市营山县某校初中生张某为获取利益,将自己手机卡租借给不法分子拨打诈骗电话,导致一群众被骗20万元。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南充市仪陇县某校多名高中生因涉嫌帮信罪被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经查,高中生聂某通过网络获知“每群发1条短信可获得1元报酬”的兼职信息,其在明知是违法的情况下,仍用自己手机替人群发短信,并发展同学彭某、周某等9人为下线,共计获利460元。随后,诈骗分子通过聂某等人手机群发的引流信息,诈骗16.3万元

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没收聂某等人违法所得,并作出行政处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日前,家住南充市仪陇县的大学生杨某,受陌生人邀约参与“兼职”,其明知该“兼职”是在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为获取利益选择铤而走险,先后在成都、仪陇等地多次使用自己手机架设简易“GOIP”(手机口),为不法分子提供语音中转技术支持,从中获利770元。

经查,诈骗分子通过杨某手机拨打诈骗电话及群发信息,导致两名群众被骗60余万元。目前。杨某因诈骗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高新公安分局警方提醒:

1.学校要组织人员对持有手机的学生进行排查,发现此类问题及时制止,并通知家长收回手机,同时加强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教育,严禁出租出借出售手机卡、银行卡,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将视情节追究相关责任。

2.警惕网络轻松挣钱兼职陷阱,避免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诈骗分子为逃避打击,另辟蹊径通过国内网站、社交软件等发布大量“轻松赚钱”“日结佣金”的虚假招聘广告,诱惑国内网民,组织大量人群参与“手机口”业务。

3.请广大家长、老师务必提高警惕,未成年人向对方提供实名微信号、手机号、银行卡等信息虽未直接实施诈骗,但这种行为是帮助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帮信罪。千万不要等孩子违法犯罪影响前途才后悔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成都高新公安 南充市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