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

——八五三农场持续加快打造民生工程建设

上班就在离家不远的农场场部,周末可以自驾到雁窝岛风景区观赏自然风光,早晚挑选一个特色广场锻炼休闲……作为八五三农场土生土长的北大荒人,杨宝珍感觉非常自豪,“在这里待上一辈子,也不会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八五三农场致力于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家家户户感受到了实在服务的“温度”。

2021年起,农场积极整合资源,推动交通、供热、养老、文化、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农场改造供水设施6处、供水管道2.1公里,修建新型草坪门球场1个。

2023年,农场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供热管网改造及两个主要小区路面和下水管网维修改造等项目,场部实现沥青路面全覆盖。

民生服务怎么做?多种服务如何统筹和保障?记者深入八五三农场一探究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民生工程急民所急、办民所需

从场部到第六管理区的沥青路面42.289公里,沿线有水稻智能双氧催芽中心、现代化农业示范带,终点到雁窝岛风景区,从农业生产到旅游观光,可以说这条路的使用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正值农业生产关键时期,农场水稻智能双氧催芽中心负责人张翔正组织20名种植户进行现场观摩,“以前我们从地号到催芽中心需要1个多小时,这条公路修好后,从拌肥车间到催芽中心,再到地头,加起来不到半小时,为田间管理省出了大量时间。”种植户张敏对这条路特别有感触。

职工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就是民生服务改进的方向。在农场,大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小到社区广场铺设木道板,无不来自前期收集到的职工意见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初,为了让民生服务契合职工群众实际需求,农场开展了民意调查活动。农场党委班子成员、各相关项目负责人和热心居民以及志愿者、社会组织代表围坐在一起,为农场建设出谋划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农场民生工程的顶层设计、策划实施全过程,协调会、入户访谈、问卷调研……农场党委努力找准职工群众关切的“最大公约数”,力求让民生服务最大限度贴近需求。

宜建则建、宜改则改

让民生项目规模适度、服务高效

八五三农场人为了纪念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将军,把将军走过的南山和东山统称为将军山,并在这座山上修建了集红色教育、休闲健身、游览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公园。农场社会事务部副部长马德江介绍,像将军山公园这样的休闲娱乐景点,农场还修建了5处,这些民生工程建设都是农场党委结合实际情况,一步步摸索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场幸福小区,社区食品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除了基本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外,还为辖区内残疾人家庭及生活困难的居民无偿提供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小区负责人邱霞带着记者从超市走向居民楼,实地丈量距离,“离最近的居民楼不超过15米,居民步行购物再回家也仅仅需要10分钟。”

洁泰物业雁窝岛分公司从2021年5月承接了农场幸福小区的所有物业工作,不仅设立了24小时物业服务热线,还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巡查小区。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还设专人跟踪回访,确保结果零差错、服务全满意,物业公司和居民之间形成了共建、共治、共监督的和谐局面。

目前,农场已引入7家社会组织入驻服务民生,并与4家社会组织开展了项目合作。这些社会组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民生服务中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搭建平台、畅通渠道

让民生服务实起来、活起来

“今年春季风大、低温、多雨,建议大家在抢抓插秧标准和进度同时,做好水层管理。”在农场第九管理区的万亩农业示范区,志愿小分队正在向种植户讲解水稻育秧期遭遇倒春寒、低温插秧的科学应对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春耕备耕时节,八五三农场随处可见志愿者服务的身影。截至目前,农场志愿者共开展农机检修、疑难问题解答、技术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参与400余人次,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增效、种植户增收。

供暖关系着千家万户,也是居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2023年,农场先后完成了一网3.7公里和二网30.4公里的改造。“以前是燃煤锅炉,一到供暖季到处都是煤灰、烟尘,现在改成了生物质锅炉,不仅干净卫生,供暖效果还好。”说起自家供暖的变化,居民张华竖起了大拇指。

张华提到的生物质锅炉,是农场与国家电投集团合作实施的又一项民生工程。总投资1.2亿元,在原有燃煤链条热水锅炉的基础上新建生物质热水锅炉,实现供热面积101.14万平方米的清洁能源供暖,为1.32万户家庭提供优质供热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锅炉改造,热效率将从原来的70%提高到87%以上,每个供暖期可节约水量约7万吨。”农场副总经理杨帆介绍说,新型生物质燃料环保锅炉既温暖了百姓,又扮靓了城镇环境,让居民的冬天变成了绿色之冬、惠民之冬、暖心之冬。

在农场社会事务部公共服务管理中心,墙上的一张表格把服务项目、认领组织列得清清楚楚——“金秋助学”帮扶项目,由工会负责实施;关爱社会救助对象的“幸福温暖”项目,由公共服务管理中心进行上报名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八五三农场将持续发力,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精心制定服务清单,把“家门口”的服务打造成一个多方参与、覆盖面广、功能全面的暖心服务站,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文图:张永刚 卢静

文字编辑:杨莹

审核:陈曦 宋倬

平面编辑:丛珊

统筹:张永刚

监制:刘晓雨

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