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正目睹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语音播报,AI技术已经开始承担起部分甚至全部的工作职责。这不禁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我们是否还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主持人”?如果仅从工作效率和成本的角度来看,AI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然而,人类播音员和主持人所带来的情感共鸣和专业判断是AI难以替代的。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时代对写作的影响。《持续一生的旅程:数字时代的写作进阶指南》一书中提到,如今我们经常在智能手机或其他电子屏幕上阅读,疫情的影响更是迫使人们进入一个更加虚拟的交流空间。这种变化对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者们需要适应数字时代的沟通方式,创造出既适合屏幕阅读又能触动人心的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AI写作工具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澎湃新闻报道了一个案例,用户通过训练ChatGPT模仿自己的写作风格,实现了个性化的写作输出。用户只需提供自己过去的作品样本,AI便能学习并掌握其独特的文笔风格。这不仅展示了AI在模仿和学习人类写作风格方面的潜力,也体现了个性化内容创作的巨大市场需求。
此外,AI写作工具的应用不仅限于模仿已有风格,它们还能够生成全新的内容。例如,Kimi AI工具能够通过学习用户提供的文本样本,生成具有特定风格的新文章。在澎湃新闻的另一篇报道中,Kimi被用来模仿瑞典作家林格伦的写作风格,生成了一篇新的儿童文学作品。尽管AI生成的内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人工润色,但其展现的创作能力和模仿精度已经足够令人印象深刻。
AI写作工具的这些应用,无疑为内容创作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们不仅提高了写作的效率,还拓宽了创作的边界。然而,这也引发了关于版权、创意和人类劳动价值的讨论。AI生成的内容是否应被视为原创作品?AI“创作”的文章是否会对传统作家构成威胁?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AI写作工具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AI在视频生成领域的突破。VividTalk是一个由南京大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南开大学联合开发的AI视频生成框架,它能够仅凭一张照片和一段音频生成高质量、逼真的说话视频。这一技术的发展,预示着未来视频内容制作可能不再依赖于真人出演,从而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尽管AI技术在写作和视频生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它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AI生成的内容可能缺乏深度和情感,难以完全替代人类创作者的细腻笔触和独到见解。此外,AI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可能引发就业问题,传统内容创作者可能需要适应新技术,寻找与AI协作的新方式。
综上所述,AI技术在写作和视频生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保护人类的创造力和劳动价值,以及如何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数字时代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