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全息成像可能真的要来了,真的就要进入我们普通人的世界了。

斯坦福大学近日宣布取得突破,可以让佩戴普通眼镜的你,在眼前的真实世界图像上,叠加显示全彩色的3D全息图像,真正实现科幻电影中那种神奇的全息成像,这意味着苹果看起来岌岌可危的头显,又有新的希望了吗?求生欲旺盛的库克,是不是已经在去斯坦福的路上了呢?

苹果头显是一套较为笨重的设备,通过十多个摄像头,来捕捉头显内外的各种信息,显示在内外两套显示屏上,创造一个虚拟和现实结合的世界。也就是说你戴上头显,实际是把你的视线和外界完全隔绝了,你眼前看到的现实世界,是摄像头帮你看到的,而朋友们看到你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实际也是摄像头拍摄你眼睛的投影,是不是感觉非常的怪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斯坦福的这项技术,是将波导技术、纳米光子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的真正的增强现实,直接在你眼前显示全彩色3D全息图像,和科幻电影中的区别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影里大家不用戴眼镜,裸眼就可以看到全息图像,斯坦福这项技术,还需要戴上一副眼镜而已。

但即使这样,你是不是还是异常期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神奇技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的头显虽然都说是增强现实,但正如我前面所说,它们增强的实际是虚拟现实,你眼前都一抹黑了,还有啥现实?要是有黑客把它黑了,在你眼前显示虚假的欺骗图像,你一脚踩进沟里火里都有可能。不仅如此,这还导致设备非常复杂,很难减轻体积和重量,并且佩戴者也不太舒服,降低了增强现实体验,那种沉浸式的真实感。

研究人员想到了80年前,出现的3D全息技术,这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来重现物体三维形象的技术。如果能将图像投影到普通眼镜上,创造具有三维深度的全息图像,不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增强现实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全息技术发明那么多年了,却一直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现实世界的零星研究,得到的也只是无法大规模变现的成果,以致到现在我们都还只能惊叹于它的科幻,原因就是全息技术的实现面临很多挑战:一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模拟光波的传播和干涉,二是需要复杂的光学系统,来精确控制光波的相位和振幅,三是需要高精度的纳米级制造技术,准确操控光波的微结构,此外,物理、技术、成本及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挑战,也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通过纳米光子学和波导技术上的现代突破,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来设计制造复杂高效的,超表面波导结构,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来预测和优化结构性能,从而可以精确控制,和调整图像的生成过程,自动校正光学畸变和提升图像质量,在镜片上创建具有深度感的,全彩3D全息图像,让虚拟对象看起来更为真实自然,就像它们真的在你周围环境中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波导,这是一种可以精确引导,光波传播的光学元件,通常由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利用全反射原理,和极薄的微小超表面结构,有效地把光波“囚禁”在内部,让它们沿着特定路径传播,而不是随意散射,并可以调整相位和振幅,从而创建所需的图像效果。

这些可能有点不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子束蒸发、光刻、蚀刻等技术,制造出具有纳米结构的波导超表面镜片,相当于把一个传统的大镜片,分割成无数纳米级微镜片的组合,每一个微镜片都可以独立控制,从而可以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波传播模型,和安装在镜腿上的小型全息显示器,来实现具有真实景深效果的3D全息图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不是太神奇了?一副普通眼镜,就可以让佩戴者既看到现实世界,又有增强现实图像的加持,为真正的3D全息增强现实眼镜铺平了道路,是不是比苹果现在的头显,看起来还要先进得多?如果苹果头显能够利用这项技术,是不是就可以克服,现在的所有缺点,极有可能取代目前的智能手机,成为未来人手一部,不,是人脸一副的智能设备,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科幻真的就要成真,未来真的就要来了吗?

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8日的《自然》杂志上,可以开放获取,真的是良心啊,斯坦福看起来不差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3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