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与樊哙的故事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佳话。

樊哙,作为刘邦亲密战友和救命恩人,其命运与刘邦紧密相连,在刘邦临终之际,他却作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那就是除掉樊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为何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樊哙痛下杀手呢?

樊哙

樊哙是一介平民出身,本来是卖狗肉为生的,与泗水亭长刘邦曾经是好友。

樊哙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却是一个十分地有义气的人,天天和刘邦喝酒吃肉,刘邦没有钱给的时候,樊哙也是十分的大方,两人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在当上泗水亭长后,就是需要去押送犯人,也算是有一个正经的事情做了,樊哙作为他的好兄弟也是十分地为刘邦开心。

刘邦在一次押送犯人的路上,将自己弄成了犯人,后来刘邦就开始组织一起要举兵造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哙虽然什么都不是特别地明白,但是他知道刘邦是自己的好兄弟,应该出自己的一份力气,既然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加入他们,那索性自己也加入他的军队当中。

反秦国以后樊哙也打过了很多的仗,打着打着他就觉得,上战场其实跟他杀狗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能够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基本上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搂郏十列传·樊郦滕灌列传

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樊哙也是不怕危险,勇猛地向前冲,表现得都十分地像一个英雄,成了主要的成员之一。

秦二世元年,樊哙随着刘邦,反了秦朝,夺取了他的沛县,随后刘邦又开始自立为沛公。樊哙跟着刘邦打下了不少地盘,打下了泗水县,是西汉开国元勋,樊哙则是跟着刘邦南征北战,悍不畏死,帮助刘邦平定了这场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哙随着刘邦在公元前206年十月攻入了咸阳,刘邦也是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和以前相比是越来越好,成为了贤成君。

没过多久,项羽和刘邦就出现了问题,幸亏有项羽的叔父项伯出面调解,刘邦才得以脱身,前往洪门大营请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项羽也是听从了刘邦的说辞,打消了攻打他的念头,并且开始盛宴进行款待。

因为不满项羽当时的所作所为,便找来了项庄,让他以做舞的名义杀掉刘邦,项伯知道曾经和刘邦是亲戚也是好友,担心张良的安危便挡在了侄子面前,保护了刘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樊哙在外面等待刘邦,樊哙听到了里面的形势比较严峻,十分地慌张地就持着手留牌进去了。

樊哙进到里面后,项羽看到了着急忙慌的樊哙,就询问樊哙进来的是什么身份,于是张良回答说他是沛公的参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了项羽也是称樊哙为壮士,还给他了酒肉,樊哙也是迅速将酒肉吃掉,项羽看到樊哙这么地迅速,心中也是不免地非常地赞许。

樊哙便继续想借他的酒劲乘机问项羽,沛公先后灭了秦国,然后驻军霸上等待大王,可以说是十分的有诚意了,现在大王却听信了别人的言语,这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 第三十五

沛公也是担心天下人的安危,怕天下再次的四分五裂,这样受苦的只有百姓,战争对任何人都不好,大王项羽听了这些话也是默不作声。

刘邦借此上厕所的机会逃到了鸿门宴,让张良留了下来,随后刘邦就在樊哙等人的呵护下,在小道逃了出来,也算是在这场鸿门宴中全身而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樊哙可以说是视死如归,对刘邦也是相当的忠诚的,是大勇的体现。

繁华过后一场空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了汉王,樊哙则是被刘邦封为了临武侯。然后在楚汉爆发的时候,他还是参加了很多次的战役,依旧像反秦战争那样英勇向前,为刘邦平定了三秦立了大功。

樊哙在这几年的时间也算的过得很好的,娶了吕后的妹妹,需要说一下的是吕后则是刘邦的老婆,所以在两个人的相处期间,两人真正的成为了一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樊哙就跟随着刘邦进入了京城,帮助刘邦得到了很多的城市,随后刘邦在彭城之战中。

两人随着刘邦退往广东与项羽长期的对峙,然后楚乔楚汉红商议求和,项羽便率军东归,樊哙便随着刘邦开始秘密地发动战争。城下之战,连连击败了项羽灭掉了西楚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三

公元前202年的时候,刘邦被众人举推为了皇帝,随后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朝地位,像铲除姓王的人,他便随着刘邦惩处了燕王和楚王除掉了这两个隐患。

后来刘邦封樊哙为列侯号临武,以表彰他对汉朝的功绩,但是韩王信却被刘邦怀疑,投靠了匈奴,樊哙得知之后,也跟着刘邦一起平定了这场叛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高祖11年赵相陈豨自称为王起兵作乱,樊哙也是率兵平定,韩信和韩王信被杀害,因此被称为了左丞相。

汉高祖12年的时候,阎王主管因为刘邦的猜测,自己和他暗中有勾结,所以刘邦就让樊哙去处理这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就在樊哙的指挥下平定卢绾,平定了燕国大部分的地区,此时的刘邦已经病入膏肓,有人担心吕后的妹夫樊哙会在刘邦死后帮助他人夺取王位,便建议刘邦除去自己的恩人潘哙。

刘邦最爱的孩子是柳如意,最喜欢的夫人是戚夫人,刘邦自己也担心在死后妻子孩子被他们损害,便顾不得樊哙曾经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便让陈平和周勃去接替,并借此机会除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平足智多谋,知道刘邦活不久后,觉得刘邦肯定是病糊涂了,樊哙背后站的可是皇后的妹妹,如果真的把樊哙进行杀害,那以后两人的日子能够好过?

陈平决定现在暂时先不杀掉樊哙,将樊哙带到皇上刘邦的面前,如果到时候真的想要将樊哙杀掉,再立刻执行命令也不算是太晚。然而在几个人还没有到达长安前,刘邦就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就已经去世了,自然就没有人再关心樊哙到底有没有去世了,只有皇后在朝廷上还说得上话,但是樊哙作为自己妹妹的丈夫,自然是不会太为难樊哙。

于是就决定等一段时间,等这件事没有太多人讨论的时候,再将樊哙释放并且恢复他的爵位,让樊哙在哪里来哪里去就可以了,总的来说,樊哙这一次算得上是幸运的,如果返回宫后,刘备没有去世,那结果可能就不是那么的好了。

结语

刘邦想要杀害樊哙,其实是当上皇帝后自己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穷小子了,皇上的身份肯定是不容侵犯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考量,这样才能够留得住人才,才不会让别的国家吞掉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哙权利可以说是十分的大的,在刘邦在世的时候,还能够有支持他的人,但是一旦刘邦去世,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便成为了支持最多的人,所以刘邦才会忌惮他,为了不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拱手让人,只能这样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在临终前除掉樊哙的决定,是基于对政治局势的判断和对权力稳定的维护。刘邦的这种行为虽然在情感上难以理解,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刘邦却是为了确保自己家族的必须采取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