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2024年4月份CPI和PPI同比反弹回升,好于市场预期。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受访业界专家表示,4月份CPI同比连续三个月上涨,PPI同比降幅收窄,进一步反映国内供需趋向平衡。预计未来国内物价有望保持温和回升态势。但整体看,消费者物价偏低,后续政策需要在推动需求恢复的同时,引导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促进经济平衡可持续性发展。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称:“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6%;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

在CPI方面,4月CPI同比上涨0.3%,连续三个月保持正增长,涨幅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5月11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4月CPI同比小幅回升,主要是猪肉价格和服务价格的推动。”据范若滢解释,一是随着猪肉产能的持续去化,猪肉价格止跌回升,对CPI的作用从之前的下拉转为支撑;二是随着居民服务消费表现持续强劲,我国服务价格也整体上涨,4月份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涨幅较为明显。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也对记者表示,一是当月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蔬菜价格同比由负转正,有效对冲了水果、鸡蛋价格同比降幅扩大的影响,近期对CPI拖累较大的食品价格同比跌幅在4月没有扩大,继续保持在-2.7%的水平。

这从数据可见,本月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由上月同比下降2.4%和1.3%转为上涨1.4%和1.3%。

二是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上年同期基数下沉之类的因素影响,4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是推升当月CPI整体涨幅的主要原因。

相关数据显示,4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77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冯琳表示,由于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走低、居民消费仍有修复潜力,以及前期原油、黄金上涨会继续向国内传导等因素影响,预计5月CPI同比将小幅扩大至0.5%左右。

范若滢也预计:“CPI同比涨幅有望持续低位回升。”因为在她看来,未来CPI主要支撑因素有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经济恢复基础不断巩固,需求回暖有利于推动消费品价格低位回升;第二,结构上,猪肉价格已跌至底部区间,随着未来产能的逐渐去化,猪肉价格有望低位回升;第三,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将由负转正。

据测算,在4月份0.3%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

PPI同比降幅收窄

在PPI方面来看,4月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就此,范若滢告诉记者:“4月PPI同比降幅收窄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对PPI形成支撑,4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均出现同比上涨;另一方面,下游需求有所回暖对上游工业品价格带来拉动作用,我国出口呈现明显回暖、内需也在缓慢恢复。”

董莉娟也表示:“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恢复,部分行业需求阶段性回落,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展望未来,冯琳认为,受钢铁、水泥等工业品价格回暖,煤炭价格有望触底反弹,以及有色金属价格仍处高位带动,PPI环比有望止跌回升,预计涨幅在0.2%左右。

“在环比转升以及翘尾因素拖累减弱两方面因素作用下,预计5月PPI同比跌幅将收敛至-1.5%左右。”冯琳还称。

展望未来,范若滢预计,PPI同比涨幅仍将持续收窄。

据范若滢解释说:其一,下游需求回暖将持续,中美去库周期叠加有望推动工业品价格低位回升;其二,政策进一步发力将拉动工业产成品需求,随着财政力度的加大以及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的推进,未来建筑业项目施工和制造业产能扩张将是大趋势,有望拉动各行业产品需求;其三,翘尾因素对PPI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减弱。

据测算,在4月份-2.5%的P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

在政策方面,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面对居民需求端缓慢复苏,CPI小幅回升,但工业端相对偏弱;同时考虑美国通胀黏性,美联储年内降息1—2次预期形成的汇率压力,预计近期利率调整仍以市场端、存款端为主,政策利率调整或在三季度,降准配合二、三季度国债地方债集中发行或略早于降息时点。

(编辑:郝成 审核:孟庆伟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