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国城市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许多农民涌向城市打工、生活,可一些城市人却反向来到农村旅游,体验真正的农村生活。

这种趋势下,农家乐迅速崛起,农家乐的注册数量也越来越多。

然而据央广网报道,截至2024年3月,注销的农家乐企业共84199家,这种被称为中年男人“庇护所”的旅游胜地,口碑也急转直下。

那么曾经备受欢迎的农家乐,为何接连倒闭?在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中国农家乐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村则是中国最庞大、最基础的集体。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农村文化。

类似陶渊明这样的田园派诗人,早就洞悉了农村淳朴、简单的生活,为了躲避世俗的喧嚣,纷纷逃离城市前往农村生活。

不过这时的农家乐只是个人行为,而不是一种吸引游人的旅游形式。

我国早期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是清朝进士袁枚在自家意外所建。

袁枚23岁时便考上进士,一边写诗一边做官,很快便名气大造。但因为看透了官场的本质,33岁那年就递交辞呈。

在此之前,袁枚购买了隋氏废园,将其改名为“随园”,取随心所欲返璞归真之意,并用为数不多的积蓄进行修缮。

经过2年的改建后,“随园”对外免费开放,大门上还有贴迎客对联:“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袁枚为官清廉,园子装修好了,钱就不够了,为此,袁枚还曾短暂去陕西当了一段时间县官。赚了点钱回来继续经营“随园”。

当时不仅南京,甚至江南,乃至于整个大清朝都知道袁枚这举动,袁枚也就正式开始经营自己的“农家乐”。

随园出名后,袁枚便将场地出租一部分,让百姓在随园内种植瓜果蔬菜,自己则收取租金。

初步筹集了一定资金后,袁枚聘请了大厨,来到随园开创新菜品,所用的原材料大都是随园内的租户自己种养,主打原生态的美味,类似于当今的私房菜。

到这时起,随园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为了扩大影响力,袁枚又结合农村的特色菜品,编写了诗话和菜谱,将随园打造成炙手可热的农家乐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中国最初的高端农家乐形式,袁枚成功发家致富,乾隆第二次南巡的时候还住在了“随园”。

袁枚的随园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农家乐”。不过受到种种影响,这种形式的“农家乐”并没有发展成一定规模。

时间一转来到20世纪80年代,四川郫县农科村,一些村民看到城里人都来到农村游玩,便利用自家的院子办了一个休闲园。

这时的休闲园还并不规范,只要花上十几块钱,就能在园子里吃住一天。

看到城里人喜欢绿植,郫县村民们又承包了土地,专门种植观赏性花草,最后甚至形成了花卉观赏基地,大型休闲农家乐也就此诞生。

这种依居农村独特风景,因地制宜开发当地旅游资源,进而带动百姓致富的模式,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一些领导还专门来到郫县视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这种农村旅游发展模式火遍大江南北,尤其一些偏远山村,更随处可见农家乐的身影。

在四川省内,仅2003年一年的时间,就有1.5万户农民从事农家乐,吸引1.29亿游客观光,总收入高达16.4亿元。

在中国其他地区,农家乐也同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农村当中,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打卡地。

相比于成名已久的旅游景点来说,农家乐为何会成为大多数人旅游首选呢?

二、农家乐的魔力

农家乐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当中国城市化进程按下加速键后,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势必增大,生活方式和景色也不大相同。

在城里工作之人,工作压力增加,且高楼林立,汽车、工厂等污染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农村中的百姓,可以利用菜地种植食物,而且种地的时间并不长,工作压力也不大,生活节奏相对城市而言更加缓慢。

绿色食材、清新空气、早出晚归的劳作,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村的生活似乎更符合健康的定义。

两相对比下,城里人前往农村旅游,就可以短暂逃避世俗的喧嚣,让浮躁的内心迅速安定下来,体验陶渊明般的悠闲生活。

尤其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来说,农家乐更成为一个他们的“庇护所”。

除此之外,农村人和城里人的性格也大不相同。

城里很多人都是每天早出晚归,还有一部分城里人,原本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机缘巧合之下在城里立足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是曾经在农村生活了很长时间,对过去的生活有着深刻的记忆,甚至总想有机会再去感受一下当年的农村生活。

而针对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农家乐也演化出不同的模式。

最基础的农家乐模式,就是以最简单、最基本的农村院落为主,尽量恢复农村的传统装修和生活方式,用自家种植的水果蔬菜、家禽等招待客人。

还有一些农家乐,针对游客喜爱采摘的特点。

在农村周围开设了鱼塘、果园、菜地等,吸引游客自主采摘,并在野外自主野炊、钓鱼,体验农村生活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对于那些不想劳动只想悠闲的游客,农家乐则着重开发优美的景色,并利用乡土文化、独特民俗为主,建造游乐场所,让游客极尽享受游玩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不论出于什么心理的游客,总能在众多农家乐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而在农家乐游玩时的放松,自己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生活的喜悦,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让游客流连忘返。

一时间,各城市周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每到节假日就会接待大量城里游客。

可在农家乐前途一片光明之时,许多乱象也层出不穷,最终导致农家乐走下神坛

三、农家乐的沉寂

农家乐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不同于城市的特色,而且想要农家乐能够长久地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制定娱乐项目,摆脱单一化、程式化的困境。

可有些农家乐的创办者只想着赚钱,并不思考其背后的内涵。

看到其他人创办的农家乐赚得盆满钵满,自己也完全生搬硬套,导致许多农家乐风格大同小异,游客也没有了新奇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农家乐,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甚至将农家乐建设成城里的宾馆,一些城市的娱乐项目也搬到农村,饮食上也逐渐向城市靠拢。

这样一来,农家乐就失去了精髓,完全是搬到乡下的城内游乐园。体验不到农村生活的游客,自然不会再选择这种旅游方式。

特别是后来进入这一领域的农家乐,只是简单将自家的平房简单装修,加上一张床一台电视就开张,在农家乐遍地的市场中毫无吸引力。

在一些农家乐聚集的地区,停车场等设施严重缺乏,更增加了游客不好的体验。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外,一些农家乐从业者的行为,使得农家乐的口碑急转直下,让许多游客对农家乐避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从业者法律意识不强,导致许多农家乐都没有营业执照,时间一长就造成农家乐管理松懈、乱象频出,游客的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

比如一些农家乐的经营场所已经年久失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有些卫生条件无法达标。

包括饮用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因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而变得越发随意,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

另外例如燃气这种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一些农家乐也并不在意,许多燃气瓶都是随意摆放,灶台也没有按照科学距离摆放,存在着天然气泄漏、爆炸等隐患。

最让游客愤怒的是,农家乐的一些老板只为赚钱。

农家乐刚开始发展时,各农家乐都秉持着优质的服务,物美价廉为游客提供精致的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当游客越来越多,无良老板也越来越多,服务态度越来越差不说,还存在乱收费的现象,住一晚土炕竟然收费3200元。

还有些胆大妄为的老板强买强卖,在吃饭时并不告知价格,用餐完毕后就会开出天价菜单,如果与老板据理力争,就会被员工们围起来声讨。

即便有些农家乐明码标价,却也存在违规加价的情况。

在旅游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游客们的选择也多种多样。本就因为自身定位、管理出现一些问题的农家乐,在无良奸商的干扰下,更流失了大量客户。

许多农家乐无以为生,只能关门倒闭,截至到今年3月,农家乐的注销数量就高达8.4万家,那些没有营业执照的倒闭的农家乐,同样不在少数。

摆在所有农家乐眼前的大问题,就是如何挽救这种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挽救措施

农家乐并不是我国独有的旅游形式,一些发达国家的农家乐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时间,也经历了时代浪潮下遇到的种种挑战。

比如澳大利亚的牧场旅游、美国的农场旅游、韩国的农渔村等,都是因地制宜开发的农家乐。

这些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农家乐想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有科学的监督,并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同时挖掘特色产品。

对于偏远山村的农家乐,必须严格检查安全设施、卫生条件,并对客房、餐厅等制定统一的卫生标准。

对于农家乐从业人员,也要做好人员培训,通过礼仪拉近与游客之间的距离。

而且要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科学的教育,让游客接触到更多有知识、服务好的从业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上海市曾发布了农家乐服务质量的划分标准,从各个基本条件入手,将农家乐分为三个等级,对于不同等级的定价也都有明确要求。

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从业者的大局观,使得农家乐形成良性竞争,才能使这一行业发展壮大。

新疆一处农家乐中,当游客已经爆满时,会将他们介绍给附近的农家乐,这种情况在附近的农家乐中也极为常见。

这里的农家乐之所以愿意介绍生意,就是意识到只有出现更多有亮点的农家乐,才有游客愿意前来,大家才能赚到钱。

时间一长,这里的农家乐就形成了良性竞争,游人也越来越多。

而且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农家乐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中国人都已经实现了温饱问题,大部分国人也都有强烈的旅游需求。而且当代年轻人还存在求新、求异的心理,对没见过的事物极为好奇。

想要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就要求农家乐开发与众不同的项目,深度挖掘当地民俗特色,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经济繁荣。

如果将农家乐与农业教育结合起来,还有利于推进农学的推广,以及一些文化遗产的传播。

比如沈阳市一些中小学,就与农家乐开展合作,开设了农业知识学习和实习基地,让中小学生意识到农业生产的不易。

还有一些农家乐仿照游戏农场的模式,将田地划分为小块租给城里人,让农户代为管理,最后享受收获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家乐的形式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吃喝玩乐,可以融入其他吸引人的元素。但不论如何创新,都应该保持农村特色,多增加一些健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结语:

虽然今年的农家乐倒闭上万家,游人对农家乐的评价也远不如从前。

但这却是一个好机会,一些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农家乐,以及损害游客利益的害群之马,正好可以踢出农家乐团队。

而留下来的有竞争力农家乐,正好可以尽快进行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向众人展现出不同风采的农家乐项目,重新吸引游客的光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农家乐”现象初探》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农家乐经济对近郊城市生活的影响》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农家乐的经营和发展探索》中国市场

《农科村将打造第三代农家乐》成都日报

《这里的农家乐为何不怕“卷”》新疆日报

《3200元一晚黑土坑的“农家乐”乱象应及时整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