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北部,美斯乐金三角民俗村93师博物馆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年年难过年年过;下联:处处无家处处家;横批:十年北伐、八年抗战、四年内战、叱咤金三角、胜败论狗熊。

这讲述的是一只辗转异域的国民党残军真实写照,一支借土养命的部队,一支没有祖国的孤军,他们在异域战胜,仍是天地不容,他们在异域战败,只有死路一条,他们在异域战死,便与草木同朽。

借土养命1950年1月的一个晚上,夜无繁星,一支总数仅千余人的国民党残兵不计一切地向西南边陲逃命,他们领头人叫李国辉,此一支从中国溃败而来的国民党残军,拒绝在异国他乡慢性死亡的命运,他们以军护毒,以毒养军,在金三角开启了另一段彪悍传奇。

时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团长。

谁也没想到,多少年后,正是此人开启金三角毒品王国的大门。

李国辉,河南人,被金三角当地人称为「小李将军」。

那天晚上,他带领残兵逃出国境线后,在缅甸小勐捧正好遇到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带领的残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边一合计,决定合并为一支部队,番号仍沿用93师称号。

随后,李国辉通过电台跟台湾当局取得联系,咨询下一步去向,得到答复是:「自谋生路,自生自灭」。

李国辉听完气得差点吐血,冷静下来后,他还是把部队命名为「中华民国复兴部队」。

为了生存,李国辉决定以小勐捧为中心,开启以军护毒,以毒养军的异域征程。

为了扩充兵源,他不仅在当地招收华人子弟兵,还发动了一场「军民联姻」运动,并下了一道命令:「全军无论谁如果娶了本地女人做老婆的,赏二十块大洋。」看到一支异国的军队在此盘踞,缅甸政府坐不住了,立刻派国防军前来围剿。

李国辉一开始并不想兵戎相见,他缅军长官坎丹信写了封信,说道:「我们是借土养命的部队,只是借道,马上……」随后派邓克保与蒙振生前往送信,并进行谈判。

但坎丹信很狂,先是把信撕了,然后将蒙振生扣押,放邓克保回去转告李国辉:「十天之内必须缴械投降,否则只有被歼灭」。

见此情景,李国辉只得背水一战。

缅甸政府原本以为扫荡这支残军是手到擒来之事,却没想到碰了一个硬钉子。

不仅正面攻击仗打得极为艰苦,重炮还被残军组织的敢死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偷袭并缴获。

第二天,残军利用缴获的十门重炮反过来朝缅军阵地一顿猛轰,然后步兵迅速跟进,很快就把缅军打得落花流水,一退再退,直到残军占领了大其力,才缓过一口气。

这场战打了40天,缅军见胜利无望,只好与残军展开和平谈判,释放蒙振生。

李国辉见好就收,也同时释放全部缅方俘虏,并撤出大其力,回到小勐捧、孟撤、孟果一带重新安营扎寨坚守下来。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以少胜的战争,很快就被《曼谷日报》、《新加坡早报》等媒体记者用《国民党残军大败缅甸国防军》、《李国辉将军是个战神》、等标题报道出来,一时之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被金三角吸引到了。

李弥到来蒋介石得知消息后,火速召见李弥,大骂到:「娘希匹!一支这么能打的部队就扔在缅甸?」骂完后,蒋介石给了李弥两个头衔,一个是「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另一个是「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让他滚去缅甸整合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弥,号文卿,又名炳仁,云南腾冲人。

黄埔四期毕业生,在抗日战争末期曾血战松山,但是解放战争时期却一败涂地,差点被活捉,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逃到缅甸的李国辉正是其麾下的一名团长。

李国辉是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见到老长官的到来,他马上交出了指挥权。

李弥一看李国辉带的兵,精神头十足,士气高昂,于是来了一个阅兵,对外宣扬反共救国军要光复大陆。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了配合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通过台湾国防部给李弥下了命令:「命令你部全力反攻云南,先攻取一地或者数地,使共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相机占领昆明,光复云南乃至西南诸省。反攻计划尽快电告国防部……。」1952年初,李弥发起了一场代号为「火炬」的大反攻。

当然,他是个明白人,在军队开拔之前,私下对李国辉说:「反攻是态度,打仗靠实力,反攻是一定要反攻的,但是你作为前线总指挥,知道这个仗应该怎么打吧。」李国辉心领神会,手上那点人怎么可能反攻云南。

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吃紧,台湾雄兵百万尚难自保,他们的反攻能有啥作用!不过反攻最开始还是很顺利,因为缅北一块都没有什么军队,边境上也都是一些民兵。

很快李国辉拿下云南边境的一个县城—沧源县,胜利的消息传过来后,李弥再三确定附近没有解放军大部队,便立刻跑过去搞仪式,并叫上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的媒体记者。

在沧源县,李弥又是骑马挥手致意,又是发言,给人意气风发的感觉。

然而,等记者们拍完照片后,他就迅速跑回了后方,临走前,又把李国辉叫到一旁嘱咐道:「反攻是态度,打仗是实力,谁都不能阻止打败仗的!」紧接着,李国辉又攻下耿马等其他三个云南县城。

当记者们把李弥在沧源县意气风发的照片刊发之后,其身价倍增,他也从从一个光杆司令变成台湾家喻户晓的光复英雄。

但是李弥心知肚明,马上严令李国辉,原地警戒,停止北上。

与此同时,美军运来了大批的物资,堆在勐撒的简易飞机场上。

这个时候李国辉似乎有点恍然大悟,什么叫态度了,原来是指美军的武器弹药援助。

没多久,李国辉察觉到解放军有动作,立刻将军队撤退了回来,等解放军一走,又重新占据,双方来来回回对峙了3个月。

最后,解放军偷偷结集3个师的兵力,准备对这支残军来个一网打尽。

但这个计划被嗅觉敏锐的李国辉觉察到了,再次将军队撤了回来,此后再也没有进入中国。

另一边,坐镇后方的李弥,在金人,下辖3个军、20个纵队。

其中第四纵的队长最有特点,是纵队头头里面唯一一位女性,她就是金三角毒枭教母杨二小姐,她手上有一个小队长叫罗星汉,正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大毒枭。

不接受投降随着地盘与队伍的扩大,李弥发现钱根本不够用,于是给金三角各地的土司送去请帖,通知他们叫来开会,目的就是为了垄断整个鸦片生意。

通过这次会议,李弥定下金三角买卖鸦片的规矩。

军队对鸦片实行统购政策,由军方统一制订收购价,任何人不得私自买卖鸦片,商人须经批准方可进入军管区做生意。

从最后的会议结果来看,这根本就没得讨论的余地,而且必须接受。

此时的金三角,谁拳头大谁说了算,面对战斗力超强的残军,各个土司只有拼命点头的份,哪里敢说一个不字。

然而这支残军最大的危机来了,此时的缅甸政府已经和印度达成了秘密协议,由后者出武器协助缅军赶走国民党残军。

此外,缅甸政府还雇佣了4000多名在二战中和德、意、日、英等军队打过仗的印军老兵,以及以克钦族为主的1万人左右的部队参与进攻。

当时残军总数虽然有很多,但是分散在金三角各个地方,忙着收鸦片税,真正投入作战的兵力并不多,形势对残军极为不利,但没有退路的他们,只能拼死一战。

战争开始之初,残军打得非常艰难,直到拉牛山大捷之后,局势才开始反转。

当时参与进攻的印度雇佣军手段特别恶心与龌龊,他们用残军与当地华人民团的俘虏做人肉盾牌,对残军喊道:「开枪吧!让我们缅甸人和印度人看看你们中国人怎么杀中国人。」

拉牛山正面有1000人左右的残军,其指挥者正是李国辉,他们用生命抵挡住了缅印军的多次猛烈进攻。

几天后,兼程而来的4000名援军赶到了,他们稍作休息后,便发起了反攻击,很快打得缅印军落花流水,溃败而逃。

残军憎恨印度兵之前的残忍,专门追着这支雇佣军猛揍,不接受投降,格杀勿论。

一夜之间,印度兵4000余人死伤3700余人,剩下的印度军队打怕了,没跟缅军打招呼就逃走了。

战争胜利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残军首领李弥惹祸了,他在泰国曼谷接受多国媒体记者的采访,其中一位女记者问道:「李先生,外面称您为云南王,您打算什么时候返回省会昆明?」

这原本不是一个难回答的问题,既然用官场套话也能应付,但李弥却语出惊人:「实话告诉你们,我李弥要做云南王不大容易,但是做缅甸王却易如反掌!关键看我想不想做。」

这番言论传开后,缅甸政府也愤怒了,太欺负人了,虽然打不过,但我们可以向联合国告状呀。

最终联合国认可了缅甸政府的诉讼,认为残军的行为在法理上说不过去,责令台湾当局处理。

李弥口出狂言要做「缅甸王」,也实在让人费解,他好歹是一个在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手,应该懂得什么叫「祸从口出」。

他在多国记者面前讲这个话不但震惊世界,也引起了蒋介石的猜忌。

随着「缅甸王」这句话的发酵,台湾方面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宣布撤军。

而李弥回到台湾后,随即受到形同软禁的待遇,余生再也没有离开过台湾。

后一步撤回台湾的李国辉,也被台湾军事法庭判了一个盗卖军火的罪行。

这个判决让国民党内部很多人看不下去了,纷纷找到了老蒋求情。

可能觉得事情做得太过,蒋介石给了李国辉一个特赦。

此后,这位金三角毒品王国的开山鼻祖,再也没有离开过台湾。

志愿军打志愿军?

李弥、李国辉撤回台湾后,金三角还剩下了几千名残兵,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于是,蒋介石派了心腹柳元麟前去整顿。

此人是黄埔四期学员,又是浙江慈溪人,深得蒋介石信任,算是嫡系中的嫡系。

所谓师出要有名,既然台湾方面已经宣传撤军,那金三角剩下的这些残军要如何打旗号呢?

于是柳元麟学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来,把这支残军改名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

这时候,美援没有了,台湾给的钱杯水车薪,为了生存,这支残军只好继续干着押运毒品,收鸦片过境费的买卖。

除了这些,他们还时不时地骚扰一下云南边境地区。

缅军虽然对剩余残军有相关的围剿,但实在打不过,且自身的问题也多。

于是从1957年开始,缅军就多次明求或暗示,希望中国边防部队帮助缅军消灭盘踞在金三角的国民党残军。

1960年,中缅经过协商,并联合签署了勘界警卫问题协议:为执行警卫作战任务,中方部队根据需要可进入缅甸境内20公里,清剿国民党残军的行动,双方应在同一时间进行,暂定于1960年11月22日左右。

当时在云南坐镇指挥的是秦基伟,他刚刚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打出了了十五军的赫赫威名。

由于是在境外作战,毛主席说了重话:「谁越过红线就杀谁的头!」这条红线就是不得超过边境线20公里。

在总攻发起前,中方根据敌情,发现柳元麟似乎有所警觉,于是在跟缅方打招呼后,提前几个小时出击。

11月22日晚21点30分,中国22支突击队迅速向残军16个据点扑过去,目的是捕歼的敌军、师级军官。

双方交火之后,秦基伟发出新的命令:「战斗打响后,敌若逃跑,命令部队,马不停蹄,跟踪追击!」刚开始,残军还以为是缅军又来围剿,打了一阵子,发现不对,才意识到是对手是解放军,于是撒丫子就逃,很快就逃过公里这条红线外。

可惜的是,前方的缅军压根没有办法堵截住残军,而毛主席说过重话,突击队只得停止进攻。

此后1个多月,也就是1961年1月初,缅军准备自己解决这支残军,展开了名为湄公河之春的行动,奈何战斗力实在太差,反被残军打败并包围。

缅甸政府没办法,只好再次请求中方出兵越境100公里打击残军。

缅甸政府的请求层层上报后,中国政府认为既然是缅方请求,可以行动。

于是1961年1月25日中方部队再次出击,柳元麟获得情报后,解除了对缅军的包围,并马上撤退到老挝一侧,然后自己跑去了台湾。

段李时代柳元麟一走,残军成了亚细亚的孤儿,只得分散开来,一部分人在老挝当雇佣兵,一些人则在缅北各个地方武装中打杂。

之后缅北的一些残军,在金三角鸦片将军罗星汉的「礼送」之下出境,进入泰国。

进入泰国的残军是段希文的第五军,共3000余人,以及李文焕的第三军,共1000余人,他们最终都汇集到美斯乐,形成了主将段希文、副将李文焕、参谋长雷雨田的新格局。

段希文,云南宣良县人;李文焕,云南镇康县人;雷雨田,原名张秉寿,云南建水县纳溪村人。

在勐撒时代,这几个人对二李是服服帖帖,言听计从,毕竟二李的资历摆在那,且李弥还是云南人,李国辉是打出来的威望。

随着二李回到台湾,这些人对后来的柳元麟并不服,各种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