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与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共同主办的“雄甲辰——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会员作品展”将于4月26日在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吴昌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昌硕(1844年9月12日—1927年11月29日),名俊、俊卿,早年字剑侯,后字苍石、仓石,号缶庐、老缶、苦铁、大聋、破荷亭长、芜青亭长等,别署篆云轩、削觚庐、铁函山馆等。浙江安吉人。曾任江苏安东(今涟水)县令,一月即谢去。早年往来于沪、苏、浙,鼎革后始定居上海,致力于诗书画印创作。工诗文,善书法,专攻石鼓文及行草。精绘画,宗法徐渭、陈道复,又参融沈周、八大、石涛,以松梅、兰石、竹菊等最为著称,也间作佛像,得奇崛、疏朴、天然之意趣。篆刻出入秦汉玺印,并借鉴封泥、砖文、瓦甓,钝刀硬入,独创斑驳高古,雄浑壮遒的全新风格,影响深远。曾任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著有《缶庐诗》《缶庐集》,刻印辑有《朴巢印存》《铁函山馆印存》《削觚庐印存》《缶庐印存》等。

展 览 前 言

文 | 耿忠平

吴昌硕(1844-1927),是中国近代诗书画印艺术巨匠,海派艺术的一面旗帜和精神领袖,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1904年,农历甲辰,时逢吴昌硕六十花甲之年,缶翁欣然奏刀,在田黄石上镌刻了“雄甲辰”印,以此表达了他与命运抗争的坚定意志、不懈奋进的精神追求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件充满家国情怀和英雄豪迈气概的印章,成为鼓舞和激励时人乃至后人的精神动力。时隔两个甲子,2024甲辰年,是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与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以“雄甲辰”为主题,举办此次协会会员书画作品大展,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昌硕 "雄甲辰"印

本次展览共分三个部分:

一是“长生未央”,意为缶翁的书画艺术和文化精神历久弥新,万世不朽。这部分展呈了吴昌硕多件书法、绘画、印章精品力作,其中,“雄甲辰”原印,无疑是本次展览最耀眼的亮点。巧合的是,一件缤纷洒落的“荔枝图”,也是昌硕先生于甲辰年所作,欢欣喜悦之情尽泻笔端。吴昌硕四十九岁所作篆书联,是其早年之面貌,为读者深入了解和欣赏缶翁从艺的轨迹,提供了实在而生动的资料。

二是“心月同光”,意为前辈先贤的艺术和道德品格如沐清风,纯洁高尚。这部分展呈的是协会创立初期部分前辈老先生的书画作品,如王个簃、沙孟海、唐云、吴青霞、吴东迈、曹简楼、王公助、吴长鄴、吴民先、钱君匋、胡问遂、曹用平等,以及日籍会员小林斗庵、梅舒适、青山杉雨等,让人们领略到他们不同的艺术审美追求以及对协会的拳拳之心。特别是其中一幅“馨香图”,出自协会首任会长程十发先生与其夫人张金琦之手,精湛的笔墨中,传递着老一辈书画家高尚的艺术情怀。

三是“美意延年”,意为新生代的晚辈书画家追踵缶翁,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这部分汇集了180余件协会会员创作的作品,书法各体兼具,绘画包括花卉、草虫、山水、人物等,篆刻风格纷呈,琳琅满目,充分体现了会员们在传承缶翁艺术精神、开拓创新的追求和探索。现任会长韩天衡先生是协会的领军者,在他最新创作的行草书法中,遒劲老辣的笔致、奔放雄浑的势态、奇崛率意的气格,充分展现了其在艺术上不懈探索进取的精神,为会员们树立了楷模。纵观会员的作品,其中既有潜心钻研缶翁艺术数十载,一灯相传,深入境界的丹青好手;亦有注重笔墨实践和理论思考相结合的探索者、创作者;还有以学艺为乐,孜孜以求的艺术爱好者。在作品的气息、意蕴和格调上,既彰显了先哲泽被后世的深刻影响,也体现了来者踵继前贤的虔诚以及对传统艺术创新的追求。

“龙年逢甲辰,守岁共迎新”,相信,通过此次展览,会员们将在传承缶翁艺术、宏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加强交流,守正创新,不断进取,为迎接新时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出各自的智慧和力量!

-版权声明 -

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微信号: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请勿对文章内容擅自修改。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