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秦德平专委成功调解一起多年未解的房屋买卖纠纷再审案,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多年的积怨被化解,以调解搭建了法律与情感的桥梁,生动诠释了司法解纷的担当与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同事反目成仇的公有住房买卖

陈某与王某本是一个单位关系不错的同事。2011年,陈某夫妇以市场价50万元购买了王某夫妇一套108平米的公有住房,王某也将房屋和购房收据悉数交付陈某。2018年,郑州市出台政策解决职工多套公有住房超面积问题,按照该政策需补交差价款80余万元才能办理房屋产权证。王某认为补交差价款是政策变化导致的不可抗力,应由陈某补交该笔款项,如让王某补交将严重违反其签订合同的目的,导致权利义务失衡。双方僵持不下,导致案涉房屋无法办理产权证,2022年陈某夫妇向法院起诉,请求王某夫妇返还已付购房款50万元并支付资金占用费,赔偿房屋升值损失79.37万元(涉案房屋经一审法院委托评估价值为129.37万元)。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双方均同意解除合同,故互负返还及支付损失义务。王某夫妇未如实告知购买两套房改房情况,应承担70%的房屋升值损失,陈某夫妇未完全尽到房屋交易及过户风险的审慎注意义务,应自行承担30%的房屋升值损失。一审法院判决王某夫妇退还购房款50万元并支付房屋升值损失55万余元。双方均不服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双方遂又申请再审。

因案件涉及公有住房改革历史遗留问题,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成因复杂,且双方当事人还曾是多年交好的同事关系,因为买卖一套房屋致使对簿公堂,二人关系变得紧张。面对这样的案情,秦德平专委和合议庭其他成员经过初步评议认为,此案如果直接裁判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如果采取实质化解,解开双方心结,不仅可以达到定分止争的效果,更可让同事关系得到有效缓和。涉案虽金额并不大,但从促和谐、解民忧的社会层面而言却是意义重大。

双方都有“理”,“公约数”在哪里?

王某认为其依据生效判决已充分补偿陈某损失,而陈某认为其因购买涉案房屋而错失买房的最佳行情导致其更大的损失,故双方均表示不同意调解。

“他们双方都赌着一口气!”秦德平专委庭后深刻感受到双方矛盾的疙瘩点,因纠纷长期持续,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双方都认为有“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公约数”在哪里?

“只有解开双方心里多年来积累的怨气疙瘩,才能促成握手言和。”秦德平专委在调解后通过深思熟虑,认为调解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让双方明白调解是化解本案纠纷的最优方案,遂决定采取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找到中和双方怨气的“约数”,这个“约数”就是“诉累”。

“要让他们两方都明白,这样下去无止境的诉累只会影响生活,并不能改变现状。”秦德平专委下定决心要把这其中的道理和两方讲清楚、说明白,政策既不会因为他们的诉讼发生变化,房价也不会因个人感情因素而涨跌,一直深陷诉讼的泥潭只会让双方的生活被打乱,只有快速化解,重新开始生活,才是最优解。

为此合议庭多次通过电话沟通等形式,以当事人视角找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法律规定把裁判和调解的不同路径和最终结果说清楚,分析双方均存在过错的问题,把是非曲直、来龙去脉讲明白,让两方意识到只有消除不满,接受调解,才是解决矛盾最省时间和精力的最优解。在合议庭的耐心引导和悉心劝解下,双方逐渐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和抵触情绪,开始审视调解的可能性,并主动探讨调解的具体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有温度,履行有速度

调解过程也非一帆风顺,一开始双方之间的期望值相差比较大。“双方立场差距大,怎么促使向对方靠拢,减少分歧,最终达成调解协议,非常考验调解的思路与艺术。”面对一度陷入僵局调解,秦德平专委并没有放弃任何调解的希望,随即与双方当事人约定时间,开展背对背调解,他带领合议庭与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面对面促膝谈心,倾听当事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找到达成合意的蛛丝马迹。

当王某和陈某在经过多轮调解后,最终说出:“其实打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司,听了你们讲那么多道理,这里面的‘理’我们心里也都明白了,法官是真的在为我们做实事!”话时,合议庭都觉得这个调解有眉目了。

最终双方当事人都同意对调解金额作出让步,王某同意再补偿陈某2万损失费用,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在调解书送达的次日履行了补偿义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德平专委在看到双方握手言和的同时动情地向合议庭的同志们说:“如果说我们法官裁判是‘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刻度尺,那么调解就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温度计,我们法官就应当在法律的尺度之内把案件用有温度的方式做好、做实、做圆满,这样才是我们法院通过调解实现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司法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执行,更是对人性、情感和公正的深度理解和尊重。法院不管是调解还是裁判,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也是近年来省法院审监庭对待难办的再审案件将调解挺在前端的原因所在。下一步,省法院审监庭将继续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案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来 源:省法院审监庭

审 核:李会军

编 辑:赵鹏博 贾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