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园区测试场内,一辆辆汽车正切换不同速度直线行驶,正前方一个假人目标障碍物“疾步走来”,双方即将碰撞时,汽车自动刹车系统启动紧急制动,稳稳地停在障碍物前方。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上演,测试车辆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流汽车品牌。鲜为人知的是,从前期的测试仪器与设备的开发,到背后的技术测试解决方案,均来源于一家初创企业——武汉博格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博格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博格纳技术人员在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园区做测试。通讯员孙晓飞 摄

正式运营3年来,武汉博格纳瞄准智能驾驶汽车测试赛道,从数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营收逐年倍增,客户覆盖东风、小米汽车、百度阿波罗等整车厂,法雷奥、东软集团等零部件巨头以及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等国家级检测机构等。

5月7日,记者走进武汉博格纳所在的二层办公楼,一群青年研发人员正埋头调试最新产品——驾驶机器人和多车系统等。楼下数百米开外的测试场内,技术工程师坐在布满各种传感器及测试设备的测试车辆上,通过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实时监测测试车辆速度、相对距离、触发时间等各种数据信号,做“鬼探头”测试。

李文森是武汉博格纳总经理兼创始人之一,拥有十余年头部整车厂的开发经验。2018年,他看好智能驾驶汽车测试新兴赛道,投入全部家当在汉创业。彼时,国内智能驾驶汽车测试领域刚刚起步。测试设备仪器被国外垄断,价格高昂、供货周期长,且售后服务跟不上。

“从零起步,以技术为驱动力。”李文森回忆,从初步设想、制定技术路线到工程化设计,再到送样品给客户试用,其间不断迭代优化,多次推倒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人员在软件系统上,实时监测测试车辆的数据信号。通讯员孙晓飞 摄

把“冷板凳”坐稳坐热。截至目前,武汉博格纳已形成测试目标物及牵引系统的全套正向开发能力,部分自研产品已实现国产化替代。“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驾驶机器人、高速移动测试平台等产品也迎来测试验证阶段,即将投入市场。”李文森透露。

“不出园区就可实现楼上研发楼下测试,左右邻居都是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朋友’。”在李文森看来,落子武汉经开区的选择是明智的,汽车产业链集群优势明显,公司大半客户都在车谷。此外,得益于园区运营管理方武汉经开科创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办公、测试场地,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公司迎来快速成长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汉经开区的经开·智造2045创新谷,围绕企业研发测试需求,已搭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等一批专业平台,先后吸引聚集了东风悦享、萨普科技、武汉博格纳等数十家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产业相关企业入驻,正加速成长为区域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的示范区。

(长江日报记者王双双 通讯员李君 蔡喆)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