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十万建设者攻坚10年!川青铁路德胜隧道今日全线贯通

数十万建设者攻坚10年!川青铁路德胜隧道今日全线贯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数十万建设者攻坚10年!川青铁路德胜隧道今日全线贯通

工人日报客户端5月11日电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娜 通讯员潘文苑)“通了!通了!”5月11日,随着德胜隧道最后的拱部围岩被凿通,双向掘进的建设者们终于会合,标志着川青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德胜隧道历时近十年后终于迎来贯通时刻。该隧道全长22943米,系国内建成的最长单洞双线合修铁路隧道,全线贯通后,将为川青铁路成黄段全线今年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据成兰铁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川青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兰州、西宁至广州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成都东站,经四川省成都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海东市、西宁市,接入西宁站,正线全长约83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为国家Ⅰ级双线铁路。目前川青铁路成黄段仅剩镇江关至黄胜关段还未通车,德胜隧道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二局和中铁十六局承建,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铁二院成兰铁路项目经理周跃峰称,德胜隧道位于川西北高原海拔2800米处,洞身穿越龙门山、西秦岭和岷江三条断裂带,不良地质极为严重,围岩主要为千枚岩、板岩、砂岩互层,软硬交替,其中千枚岩遇水软化,围岩稳定性极差,项目建设被业内人士称为“在粉煤堆上打洞”,全隧大变形发生比例高达32.6%,掌子面溜坍、涌泥、突水、大变形等问题共计发生300余次,施工安全风险极高,是我国最为艰难的越岭隧道之一。

“受大变形问题影响,曾有施工区一年掘进不足7米。”中铁十六局成兰铁路项目总工程师王建江介绍,该项目是他从业16年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为攻克软岩大变形施工难题,项目团队通过分析大变形产生机理、变形规律及破坏特征,采取“岩变我变”的超前支护体系,以大断面短台阶快速成环法和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进行施工,同时配置拱架安装机、三臂凿岩台车、锚杆钻机、湿喷机械手等大型机械设备,将周围的岩层“锁紧抓牢”,使隧道“坚不可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项目开工以来,参建者们经历多次严重的洪灾、泥石流、滑坡及危岩落石等自然灾害,铁路附属工程摧毁、道路损毁、建设物资短缺等险象环生。”成兰铁路公司成兰指挥部党支部书记李群告诉记者,在建设期间,数十万建设者不畏艰险、奋斗高原第一线,尤其是在软岩大变形主动控制、穿越活动断裂带、智能物流组织运输等方面开展了科研攻关,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集成创新,德胜隧道的贯通为中国乃至世界高原山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车以后,动车只要7分钟就能通过隧道,我们却整整坚守了3540天,才攻克这世界级的隧道施工难题。”中铁二局成兰铁路项目经理王渊如是感叹。据悉,德胜隧道贯通以后,建设单位还将进行整体道床浇筑、长轨铺设、四电工程等施工,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有望于今年内通车。该线路开通运营后,将极大便利沿线各族人民群众出行,对于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服务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