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在山亭区水泉镇晶莹剔透的樱桃已经成熟,一颗颗娇艳的樱桃镶嵌在绿叶之间,随风摇曳成一道风景,闻讯而来的城区居民陆续踏入樱桃采摘园体验乡村乐趣。

近年来,山亭区立足特色樱桃产业和资源优势,实施火樱桃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持续开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拉长火樱桃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樱桃产业已成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小樱桃”连接“长链条”

“吃个烧烤,野个炊;摘点樱桃,露个营,不是很贵,但很对胃……”在山亭西伽河采摘园,游客们挎着小篮子穿梭在樱桃林中,一边品尝甜美的樱桃果肉,一边享受着采摘的乐趣。眼下,一幅幅从农家小品到大产业的发展画卷,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明底色。

为做大做强樱桃产业,山亭区积极拓展做好“樱桃+”文章,融合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推动火樱桃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实施“樱桃+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赏体验等乡村旅游,培育樱桃精品采摘园300余个,开发赏花游、采摘游等精品旅游线路4条,举办11届火樱桃文化旅游节。实施“樱桃+电商”,推广“网红+电商”“直播+电商”等销售新模式,发展网上店铺70余家,电商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网上交易额突破3亿元。目前,从事樱桃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发展达到120余家,流转土地1.9万余亩,带动农户1万余户,樱桃种植户年均收入可达1.6万元,并依托优质火樱桃,采取“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市场”的运行模式,逐步实现小农组织化助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为核心,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主体,开发樱桃罐头、樱桃果脯、樱桃果汁、樱桃酒等系列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农副产品加工由粗放、低端向精深加工转变,推动特色产品加工业集群式发展。目前,全区果蔬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樱桃等果品加工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

小樱桃”傍上“大科技”

“咱们这的樱桃个大、质优、皮薄、肉厚、口感还好,深受市场欢迎,这得益于全力打造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樱桃收购商蔡先生说起山亭的樱桃竖起了大拇指。

樱桃的“红利”,也坚信了种植户科学种植樱桃的意识。为了推动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亭区锚定樱桃品质提升目标,引导果农进行品种改良、老劣樱桃园改造提升,先后引进齐早、鲁樱三号、布鲁克斯等优质樱桃品种10余个,建设品种改造示范园12个2000亩,形成品质更加优良的樱桃品系。目前,全区共发展樱桃8.1万亩,其中露地栽培7.5万亩、设施栽培0.6万亩;年产量达到3.2万吨,产值达6.5亿元。山亭区被誉为“中国火樱桃之乡”,樱桃主产地水泉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同时,开办地方特色樱桃种植保险,年投保面积2万亩左右,切实降低樱桃产业发展风险。

为了提升科学生产水平,积极推进与烟台大学的校地合作,组建烟台大学(山亭)火樱桃产业发展研究院,引进“智库专家”5名,在棠棣峪村设立了火樱桃产业发展开放讲堂和现场教学示范基地。与烟台市农科院大樱桃研究所签订技术顾问聘任协议书,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工作,全力提高果农的综合素质。目前,已转化推广樱桃方面的科研成果20余项,樱桃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坚持区镇村三级协同发力,成立樱桃生产技术指导小组,每村配备2-3名专兼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全区共成立区镇村三级技术指导组50个,具有一定樱桃科学生产技能的技术人员达到300余人,为全区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小樱桃”打响“金名片”

“今年樱桃产量较高,产量预估在2000斤左右,如若按照目前的行情算,收入差不多在四五万元之间。这段时间各个品种的樱桃陆续上市,品质高、加上天气晴好,采摘得多,收购商也多,樱桃不愁卖。”在鲁南蔬菜批发市场,来自山亭的樱桃种植户老徐告诉记者。

据悉,近年来,山亭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果品,鼓励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目前,全区共拥有“山亭火樱桃”“棠棣峪”等樱桃类商标40余个,认证樱桃类“三品一标”8枚。“山亭火樱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认证、连续两年入围受市场欢迎的樱桃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到11.88亿元。

通过全面推行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2.5万亩。加快追溯体系建设,以棠棣峪火樱桃种植合作社为试点,通过“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模式,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实现樱桃“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

枣庄日报社记者:张莉萍 摄影:刘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