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在生活中都喜欢说与“与国际接轨”,也不记得这句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开来的,似乎“与国际接轨”才是人们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中“与国际接轨”、“国际惯例”很大程度上就是效仿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惯例,作为中国人,大可不必所有事情都参照这种惯例。
事实上,早在毛泽东的年代,这位伟人就已经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质疑道“为什么凡事都要遵守外国人制定的规矩,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规矩…”
是的,在新中国诞生以前,我们已经被西方国家剥削了百年,新中国诞生以后,合理的西方制度我们可以沿用,但不合理的国际传统惯例,我们就要用于挑战它,改变它。
这就是毛主席这位伟人的人格魅力之一,他生前打破了三条国际惯例,其中有两条一直至今我国还在沿用,那么这打破的三条国际惯例到底是什么呢?
在国际重大事项上鸣礼炮二十一响,毛泽东改成了二十八响
在新中国诞生以前,全世界众多国家在遇到重大事件和招待贵宾的最高礼节都是鸣礼炮二十一响,这是对事物最大的尊重。
为什么是二十一响呢?这就要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说起。从十八世纪开始,完成工业革命以后的大英帝国逐渐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让英国一度之称是日不落帝国。
而当时引以为傲的英国皇家海军战列舰则有一则不成文的规矩,在设计的时候吗,他们的主炮普遍都是装载了二十一门主炮,在那个大炮巨舰的年代,这些主炮的口径普遍是在数百毫米之巨,远比现在各国海军的驱逐舰装备的主炮口径要大。
因此这些主炮的威力也巨大无比,当时强盛的英国皇家海军通常在把二十一门主炮的炮弹全部打完以后,他们就可以取得海战的胜利。
这后来也逐渐演变成了英国一个向全世界炫耀的细节,就是放空二十一门大炮就是庆祝胜利的时刻,后来更是演变成了一个国际惯例的礼节,久而久之,鸣礼炮二十一响就成为了一个西方惯例。
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就打破了这个国际惯例。当时负责开国大典的相关部门请示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我们应该鸣礼炮多少响合适呢?
毛泽东在思考了片刻以后,脱口而出说道:“依我看,就鸣礼炮二十八响吧。”
这也遭到了负责开国大典的同志的提醒,他们说:“按照国际惯例,像开国大典这样的国家最重要的场合,大部分国家都是鸣礼炮二十一响而已。”
毛泽东对此反问道:“外国人的规矩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跟随?我们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情况,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一样呢?”
此话一出,现场众人也无法反驳,因为这句话言之有理,中国人为什么事事都要学习外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