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11月

广东登革热流行季

所处地区的媒介伊蚊密度越高

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越高

据广州日报公众号消息

截至5月9日

广州市已报告3例登革热本地病例

今年是历年来最早出现本地疫情的一次

广州疾控也于同日发布消息

提醒市民:

广州出现登革热本地病例

请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目前出现的3例登革热本地病例的居住地在200米的范围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为一起由外地输入引起的登革热本地聚集病例。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属于轻症,经过治疗后都已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秦鹏哲介绍,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都出现登革热高发的态势,其中,东南亚地区所报告的病例数已经达到往年同期两三倍。

潮州近期降雨多发

又湿又热的环境

正适合蚊虫生长

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

登革热不容小觑

近日

潮州疾控发布了

我市4月份的伊蚊密度监测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自查监测概况

1

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BI)

截至4月30日,4月份全市共收到189个媒介伊蚊密度自查监测结果(湘桥区39个、潮安区66个和饶平县84个)。其中,高密度(BI>20)监测点1个,占0.5%;中密度(20≥BI>10)监测点2个,占1.1%;低密度(10≥BI>5)监测点58个,占30.7%;符合防控要求(BI≤5)的监测点128个,占67.7%。

4月份,全市总体BI为4.35,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雨水增多,气温上升,预计5月份伊蚊幼虫密度将逐步上升。

2024年4月份全市BI监测中高密度情况一览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成蚊密度(诱蚊诱卵指数MOI)

截至4月30日,4月份全市共收到51个诱蚊诱卵器自查监测结果(湘桥区14个、潮安区16个、饶平县21个)。其中,中密度(20≥MOI>10)监测点1个,占2%;低密度(10≥MOI>5)监测点9个,占17.6%;符合防控要求(MOI≤5)的监测点41个,占80.4%。

4月份,全市总体MOI为3.25,略低于去年同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雨水增多,气温上升,预计随着5月份伊蚊幼虫密度上升,成蚊总体密度将进一步升高。

2024年4月份MOI监测中高密度情况一览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飞行检查情况

通过查询“广东省病媒生物监测管理系统”(下称“系统”)3月份各镇(街)的自查监测结果,同时选取部分重点防控地区,市疾控中心在4月19日对潮安区枫溪镇开展布雷图飞行检查并查找风险点。

1

枫一村

“系统”显示3月份伊蚊BI监测结果为1.7,本次飞行监测现场检查布雷图指数为13.7(13/95),主要风险点是浇菜的贮水缸没有加盖防蚊,水生植物及盆栽托盘、闲置小容器等雨后积水没有及时清除,产生孓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洲园社区

“系统”显示3月份伊蚊BI监测结果为0,本次飞行监测现场检查布雷图指数为7.1(5/71),主要风险点是水生植物及盆栽托盘、闲置塑料容器积水没有及时清除,产生孓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潮州疾控提示

预防登革热

清除积水

防蚊灭蚊很关键

1

翻盆倒罐,勤清积水

定期“翻盆倒罐”,如花盆、瓶子等易积水容器; 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或建议改为土培。

2

防蚊灭蚊,装备到位

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挂蚊帐;常备蚊香、驱蚊剂、电蚊拍等驱蚊灭蚊装备。

3

高危时段,减少暴露

蚊虫出没频繁时间段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尽量少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

上战袍,防蚊叮咬

外出活动时,长袖衣物+长裤(最好浅色)+驱蚊剂。

5

出境出省,全程防蚊

出行前,了解当地是否为登革热疫区,充分做好防蚊准备;旅游期间全程防蚊,出现“热、痛、红、疹”症状要及时就医。

6

主动申报,自报行程

出国旅游,入境前若出现发热等立即向海关申报;如有相关症状,就诊时切记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

再次提醒大家

做好灭蚊防蚊

及早行动

预防登革热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许小薇

执行编辑:王晓丹

编 审:刘俊雄

来 源:广州日报、潮州疾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