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萌 通讯员 宁静)“我们党好!党好!……”被安全送回家的九旬老太太拉着00后社区民警王崴的手不停地念叨。

末班公交车上发现迷路老人,火速出警

5月7日20时许,公安灞桥分局席王派出所接辖区公交公司报警称:在公交车上有一名迷路老人,需要民警帮助。接警后席王派出所刚参加工作才两个月的新警王崴、辅警王梓宇迅速赶赴现场。报警求助的公交司机向民警解释到:在末班车到达纺织城终点站后,司机发现一名老太太仍没下车,几番询问,老太太始终说不清自己的住址和家属联系方式,无奈之下只好先将老太太带回站里安抚,同时向公安民警求助。

王崴和王梓宇了解到该情况后,发现老太太随身物品中也没有能证明老人身份的东西,便尝试与老太太进行交流。老太太满头白发,身体看起来挺硬朗,但思维意识却不是很清楚,当王崴询问老太太的姓名、住址、家属等信息时,老太太却拉着王崴讲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王崴没有厌烦,一边耐心地听着老太太讲述她从抗战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献青春和汗水建设国家的故事,一边引导老太太回想自己的住址。在王崴耐心细致的引导下,老太太虽然无法准确的说清具体家庭住址,但也大概说出了自己家住未央区六十六中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不停蹄,带着老太太踏上寻家路

王崴在没有其他更多线索且时间已晚的情况下,决定直接带老太太前往六十六中附近寻找家属,他立即向带班所领导进行了汇报,在得到带班所领导的同意后,便驱车带着老太太踏上了“寻家”路。

六十六中距离发现老太太的纺织城公交站尚有十余公里,王崴、王梓宇在手机导航的指引下一路向着六十六中进发。在cheng车途中,王崴一边耐心与老太太不断说话交流安抚情绪,一边询问老太太对车窗外的地点是否熟悉。直到达六十六中附近后,老太太还是没能想起自己的住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辗转五个小区,成功找到家属

王崴没有灰心,又带领老太太找了5个小区。每到一个小区,王崴便会下车向小区保安、来往的住户、商铺摊贩询问,是否有人认识老太太,终于有一名摆摊大哥说以前好像在某小区见过老太太,老太太很有可能就住在那个小区。

王崴听闻立即动身带着老太太前往该小区。可能是路上熟悉的景物触动了老太太的记忆,老太太的情绪逐渐激动起来,王崴见状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同时又耐心地安抚起了老太太。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达该小区,在将老太太带下车后,不断有周边的群众认出老太太,并有热心群众向王崴提供了老太太的家属联系方式。王崴在联系到家属后,终于将老太太安全送还到家属手中。老太太家属不住地向王崴表达着感谢,老太太也拉着王崴的手不断地念叨着:“我们党好!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薪火相传:跨越近两代人的信念传承!

从家属的口中,王崴了解到:老太太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战火纷飞的时期,成年后老太太便投身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已年过九旬的老太太仍然闲不住,结果出门坐公交就迷了路。王崴听后叮嘱家属一定将老太太照顾好,同时要给老太太配上带有家属信息的防走失手环或胸牌,防止老太太再次走失。没有过多停留,王崴和王梓宇又踏上了回程的路,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

在到所下车的时候,王崴两人发现了老太太不知道时候在警车扶手箱上用粉笔写下的两个字:“党好”。看着坚实有力的字迹,王崴感受了沉甸甸的分量。字少情意重,这两个字蕴含着群众深深的感情与信任。

“这两个字是老一辈奋斗者向我交来的传承,是薪火相传、百年不熄的理想信念!我感到这份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王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