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5月12日消息(记者张卓 见习记者罗伟)5时40分,湖北鹤峰县李桥村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员吴光奎冒雨在村里巡查,发现农户涂兴川屋后出现裂缝。凭多年经验和培训掌握的专业知识,吴光奎意识到了危险,迅速向当地政府和应急部门汇报。7时左右,雨势加大,屋后发生滑坡,将整个房屋吞没。万幸的是,在工作人员紧急处置下,涂兴川一家四口已提前转移。

这是发生在去年5月份的真实事件。吴光奎和相关部门因成功避险一起滑坡灾害,获得应急管理部的通报表扬。

“及时进行防灾避险并非个例。”5月12日,记者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近年来,湖北报送灾害风险隐患信息41731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15起成功避险案例得到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

灾害风险隐患如何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队伍建设是关键。“以灾害信息员为基础,充分吸纳气象部门气象监测员、地震部门灾情速报员、自然资源部门地灾网格员、林业部门护林员等,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纵向贯通的‘1+X’信息报送员骨干队伍。”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已明确信息员47768名、联络员1837名、协调员1435名、协理员945名。“各地分期分批组织灾害信息报送队伍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和水平。”

今年初,仙桃市遭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月2日上午,该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当日下午,仙桃长埫口镇工作专班发现辖区多处菜市场为钢架铁皮结构,存在垮塌风险隐患,随即要求封控全镇6个集贸市场。第二日凌晨一点,三处集贸市场发生坍塌,由于发现处置及时,成功避免人员伤亡。

“省减灾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涉灾部门找准定位、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已建立起高效畅通的信息报送机制,气象、水利、地质等预警信息通过专线网第一时间推送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及时将相关涉险涉灾信息推送到市、县、乡应急责任人。同时,应急部门建立灾害风险隐患会商研判工作制度,确保各类灾害风险隐患动态管理、系统防治。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5月11日,一场扣人心弦的地质灾害救援救灾应急避险演练在武汉举行,为2024年湖北省暨武汉市“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拉开序幕。

“要引导更多人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自觉践行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构造防风险、除隐患的铜墙铁壁,让‘人人’‘个个’都成为自身安全责任人、他人安全守护者。”湖北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中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