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中旬,当郭德纲带队在国外巡演时,国内却出现了也许会让他感到不安的事情,德云社连续两场商演票房不佳。

当然,商演票房下滑只是表象,以德云社的实力还不会因为几场商演票房就会伤筋动骨,但这背后反映的饭圈经济问题,恐怕是郭德纲不得不提前考虑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连云港商演上座率惨淡

德云社相声大会5月11日在连云港开了一个商演,有自媒体博主在现场做了连续直播,从他的直播画面可以看出来,现场的上座率完全可以不用不佳来形容,可以说是相当惨淡了。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自媒体专门挑人少的时候拍视频,那我们不妨看一下参加了本场演出的德云社演员刘喆发布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刘喆发布的现场照片看,只能说比自媒体博主直播画面显示的上座率要好那么一丢丢,但从实际情况看,依然属于上座比较惨淡的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喆账号的评论区,有网友爆料了更为惊人的消息,德云社连云港站商演到最后没有票也可以随便进,中间也有人不断离场。

也许有人会说,连云港是不是缺乏曲艺氛围,当地人都不爱听相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再看听云轩4月26日连云港商演的自媒体现场直播画面,确实是满坑满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玩儿味,听云轩关英发布了他们连云港商演的结束大合照,演员们背朝观众,而观众们则开着闪光灯,这种大合照也是德云社之前商演时经常采用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德云社刘喆发布的德云社连云港商演结束后的大合照,演员们背对背景墙,一个观众都看不到,这种合影模式和德云社之前的习惯并不一样,为什么他们不拍观众席呢?是不喜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呼和浩特商演同样不佳

可能还会有人说,德云社连云港商演的出场阵容太差导致观众不多,谢金、张番、刘春山、李根、刘喆这些人水平不行,你换个人气高的演员试试。

就在同一个时间段,德云社当红炸子鸡张九南也带队在呼和浩特商演,从现场传回来的照片看,上座率比德云社连云港商演要好一些,但同样空座很多根本坐不满,如果对比之前的德云社商演各种满坑满谷盛况的话,确实下滑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张九南他们在商演结束后的合影环节居然也放弃了背靠观众拍手机星光大合影的习惯,演员们乖乖站在了背景墙前,他们为什么不和观众合影?也是不喜欢吗?

因此,从种种迹象看,德云社的商演早已经告别之前的各种“秒灰”,也告别了“满坑满谷”,现在看的话,有些商演能坐满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火锅闹剧

杨幂和于谦等人主演的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搞出了一场闹剧,上映五天后因为票房不佳选择撤档。

撤档就撤档呗,票房不佳选择撤档的电影多了,但根据《钱江晚报》报道,《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居然在撤档后不到一周就选择了免费上线播出,这可就太让人感到意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没看过该片的观众来说,免费不免费问题不大,但对于刚刚在五一假期买票支持的观众来说则有点儿“大冤种”了。

按理说,五一档八部影片里没有大片也没有口碑爆棚的好片,但拥有杨幂于谦两位主演的电影却票房倒数,实在是说不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杨幂是有不少粉丝的,同样于谦也有很多粉丝,尤其是于谦还在电影首映礼上拉来了郭德纲给他站台,这明显就是想利用郭德纲于谦的粉丝效应拉动票房,毕竟网上有那么多人整天哭着喊着支持“老两口”。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德云社号称海量的粉丝却不怎么支持于大爷,区区五千万票房还要再刨去杨幂粉丝的贡献,德云社粉丝花钱买的电影票确实相当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饭圈经济失灵

有位自媒体作者在报道德云社呼和浩特相声专场时的评价一针见血:德云社票房走势下降与粉丝假支持有很大关系,德云社有很大一部分粉丝天天在网上高喊支持德云社,假仁假义就是不掏钱买票。

这句话虽然有些偏激,毕竟光嘴上支持也不能算假支持,但话糙理不糙,还是有道理的,但凡真有那么多粉丝支持,也不至于票房不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云社演员郑好的直播间人数破万,很多德云社自媒体和粉丝奔走相告弹冠相庆,殊不知,他们以为这是天大的好事,却暴露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很多粉丝宁愿在直播间里打字支持德云社,也不愿意去现场买票。

更何况,就算在直播间里愿意打字支持的人也不过区区万余,和德云社动辄千万级的粉丝基数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德云社的粉丝经济正在逐渐失灵,你不能说已经失灵,因为还是有一部分粉丝依然愿意买德云社的票,德云社有些商演的票房还是相当不错,但总体来看,趋势确实有往下走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开公司的人来说,绝不可能等到发不出工资交不起房租那天才想起要开源节流,实际上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在公司主营业务出现下滑时就开始考虑改弦更张了。

郭德纲在2013年提出了“德云社要发展,势必要淘汰欣赏水平高的观众”,虽然一直被戏谑,但从单纯的商业角度衡量,你又不得不佩服郭老师的前瞻性,他准确预见到德云社将来要依靠饭圈经济,现实也是在2018年和2019年德云社的饭圈经济达到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永恒不变的商业模式,从2023年开始德云社的商演就开始出现下滑迹象,郭德纲也开始更注重网络,甚至自己都亲自开直播和带货,完全不顾自己之前立的“不和观众抢平台”的人设。

这样一来网络上德云社的支持者似乎多了起来,他们在网上不花钱支持德云社没问题,如何将这些口头上的支持转换成真金白银的票房却是难事。

因此到了2024年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网络上支持德云社的自媒体和网友如过江之鲫,但线下德云社的商演却屡屡被曝光坐不满,有些场次甚至票房惨淡,就连于谦亲自出马郭德纲亲自站台的电影也卖不出多少票房,说是有趣实则也有些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说一,德云社的饭圈经济无疑是成功的,但不知道郭德纲是否提前设想过,当饭圈经济逐渐下滑甚至开始失灵的时候,他和德云社何去何从?

是重新打造高水平相声把之前“淘汰”掉的欣赏水平高的观众再拉回来?还是继续往下挖掘欣赏水平更低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