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汪锋等人在关押期间的生活琐事

赵全玉

2021年2月22日,岳母王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亨年84岁。

王英女士是甘肃省档案局一名普通退休人员,但她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工作经历。原甘肃省委第一书记、甘肃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汪锋,在“文革”中受迫害关押期间生活状况少有人知,王英作为唯一的炊事员,是具体执行人,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根据本人生前口述现整理如下。

文革初期,而立之年的王英是省青年农场的合同工,在灶上干些洗锅涮碗的杂活。1968年8、9月间,上面通知抽人去天水给省上领导做饭,大概一年左右,当时领导还承诺回来后可以转正。尽管家里孩子小需要照顾,她还是积极报了名,经过组织当面谈话,严格政审,很快她和政府办公厅一位李姓男大师傅被确定去天水。

她带上两个年幼的孩子,早晨从兰州坐大卡车沿312公路东去,快天黑时到天水北道埠干部休养所,相关人员给他们购了饭票,安排了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星期的考察考核,领导找她谈话,这时才明白为省上领导做饭,就是为汪锋、高健君等集中管理的18个人做饭。干休所领导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提了具体保密要求,当即派车送她去罗峪沟。

罗峪沟离北道埠干部休养所大约有十几里路,是一条勉强能过去车的便道,从北道出来一直是慢上坡,周边没有人家,十分偏僻。驻地大院也不大,大门口有哨兵站岗,院内有2排平房。一排平房住的是关押的人,一人一间,汪锋书记在第2个房间。房内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平房两边是值班室,院内24小时有哨兵巡逻,不让相互接触,上厕所也有人跟着。另一排平房住的是军人,伙房、厕所在平房两侧。住房周边是菜地,有韭菜、大葱、萝卜、香菜等。王英一直没弄清楚罗峪沟是部队驻地还是专门关人的地方。

王英去罗峪沟就是做饭。每天饭做好后,在警卫的监督下由她送到每个房间。面条用盆子端上,带上调料,给每人舀到碗里,调料由本人根据口味轻重自己调;大米、烩菜等就用盘子端或篮子提,按份打给隔离的人,吃完后碗筷留在房间,由本人洗涮保管。

伙食管理由干部休养所的人负责,主食是面粉,大米限量很少,蔬菜除了院内自产的外,有时在外面买。为了让领导们吃顺口一点,王英尽量想办法每周饭菜不重复,面食有馒头、花卷、饼子、包子等,面条自己擀,分别做成臊子面、榨酱面、酸汤面、一锅子面或面片子等。当时一星期只供应3斤肉,人均不到二两,一点也不能浪费,她就把半斤炒成肉臊子,余下的炒成肉片或红烧肉,每碗只能夹一两片,她公平分配让大家都偿到肉。

开始给汪锋书记送饭菜时,王英说她心里有些紧张,听说汪锋以前是省委书记,省上最大的官,兰州批斗时距离远也没看清楚,现在人近在眼前,要给这么大的官送饭,不知道话怎么说,饭菜可不可口。没想到汪书记一点架子都没,一到门口就拿着碗筷迎上来。一段时间汪书记感冒卧床,门上一喊“开饭了”,他就拖着病体赶紧起来。

当时一天两顿饭,没有早餐,中午一般是炒菜馍馍,晚饭是面条。汪书记爱吃饼子,中午如果是饼子他想打两份,一份留到晚上吃,问行不行,王英赶紧答应行行。看到汪书记爱吃饼子,她就隔三差五做饼子。

灶上烧的是煤炭,用木柴点火,关押的人每周轮流要给灶上劈柴砸炭,虽然汪书记身体胖又虚弱,但轮到他时,照样举斧轮锤。只有这时王英才有机会单独与汪锋书记说几句话,当汪锋书记得知她还没转正又带着孩子时,鼓励好好干。

王英说她没啥文化就会做饭,也不懂什么路线斗争,这18个人年龄普遍都大了,身体又不好,远离婆娘娃娃,组织上把我分配到这里,就要和自己的老人一样好好伺候,要凭良心尽力把饭做好,把厨房卫生搞好,让领导们吃香吃好。

按规定饭在这里做,活在这里干,但不容许在这里住宿,只能在北道干部休养所住,她每天都要来回跑,刚开始步行路上要1个多小时,冬季返回来天就黑了,后来学会了自行车就快多了。一年零八个月,她早出晚归,不管多苦,路上多难走,没有耽误过18个人的吃饭,唯有一次下雨洪水冲毁了路,绕行才迟到。

70年代初,王英完成任务回到了兰州,一次碰上已平反的汪锋书记,他还亲切的问:“转正了没,孩子安排了没”,她如实做了回答:“转正了,在档案局工作,大的两个已上班了”。看到这么大的领导,还记得平凡的下苦人,心里很是感动,至今难以忘怀。

在文革的动乱岁月里,在这个偏僻的特殊的环境里,王英为这批特殊人群做饭,朝夕相处,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见证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作者:赵全玉,甘肃金融作协会员,工行兰州分行退休员工,王英女婿,作品散见于有关刊物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