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为媒聚合延伸产业链,韶关乐昌市举办2024年茶文化推介活动暨茶商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以茶为媒聚合延伸产业链,韶关乐昌市举办2024年茶文化推介活动暨茶商大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振 韶关报道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韶关乐昌市地处南岭山脉腹地,茶叶种植历史至今已超过1200年,乐昌白毛茶作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是韶关特色茶叶的“金字招牌”。

5月12日,为进一步挖掘乐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充分发挥“文化+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优势,擦亮韶关乐昌茶叶品牌,乐昌市大源镇联合庆云镇在乐昌市职工文化广场举办“源茗乐品,云逸茶馨”——2024年茶文化推介活动暨茶商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汇聚了省内外知名茶企、茶产业学术专家、茶类网红博主、茶类电商平台以及各地游客,来自本土的茶企用当地最好的茶叶招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贵客。不少茶企还采用“视频宣传+茶市打卡”线上线下同步推介的形式,全面展示大源镇、庆云镇的优质环境、资源载体、产业基础和招商优势。

“强强联合”打响乐昌白毛茶知名度

乐昌市政协副主席李敏瑶在现场表示,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之年,也是乐昌茶产业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的攻坚之年。近年来,乐昌将茶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重点打造,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着力推进茶产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多措并举打响“乐昌白毛茶”区域公共品牌,让一片片“绿叶子”成为一片片“金叶子”。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乐昌拥有着大源镇、庆云镇两大茶叶种植产区,茶文化历史由来已有,此次大源与庆云“强强联合”举办“茶文化节”活动,旨在弘扬茶文化,交流茶技艺,对接更广阔市场,打响乐昌白毛茶品牌知名度。

乐昌市大源镇党委副书记李红翠表示,大源镇属粤北高寒山区,昼夜温差较大,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常年林木苍郁、云雾笼罩,非常利于茶芽萌发。

“大源不仅仅因风景秀丽而出名,更是拥有着岭南极具特色资源的白毛茶种植产区,依托粤源、岭南天、佗红等品牌,全镇超6000亩茶园、21家茶叶经营主体。”李红翠说。

而乐昌市庆云镇同样生态环境优美,海拔较高,非常适合种植高山云雾茶,近年来成功创建了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专业镇,拥有4个“粤字号”茶叶品牌。

乐昌市庆云镇镇长谭云能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茶叶产业是特色产业、富农产业,未来我们将打造万亩茶乡,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厂,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打响茶品牌、繁荣茶文化、提振茶经济,让茶企和茶农充分共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政企合力探索“茶+N”聚合产业链

乐昌市绿茗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前身是1991年建立的大源绿茗茶厂,其茶园基地均分布在乐昌大瑶山、九峰山山脉海拔450-1200米左右的山体或峡谷地带,茶叶品质比较好,近年来通过持续发展有机茶,打造出“岭南天”品牌。

乐昌市绿茗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永雄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吸纳了200-300户农户参与采茶、做茶工作,直接带动茶农每年增收2-3万元,甚至7-8万元。

“但目前由于缺乏专业的销售团队和营销人才,品牌很难走出广东。乐昌白毛茶产地相同,品质也差不多,单靠一家企业很难打造出圈的品牌,需要所有茶行业的人共同努力推动品牌建设。”罗永雄说。

李红翠也表示,在目前区域品牌还未真正见成效的情况下,需要政府、茶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一股绳,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东省创新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机制,开展“组团式”帮扶,南财集团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科技+媒体+金融”组团式帮扶。南财集团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针对乐昌特色农产品,如黄金奈李、茶文化等,进行专题策划和全媒体报道,通过讲好“乐昌故事”等,助力当地品牌建设和招商引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茶产业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与茶产业结合起来的文旅还有很大空间。例如,目前大源镇对主茶区的自然村做了基础设施的改造,希望吸引一些外部投资“茶文旅”项目。庆云镇连续举办茶文化旅游节,以茶为媒聚势赋能,加快发展农旅观光产业。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品春茶、逛茶园、唱茶歌这种“新中式”春游。

当前,乐昌市正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这个首要任务,以茶文化节活动为契机,坚持“茶文旅”互融,展示茶旅研学线路、云海民宿、特色村落等茶旅资源,探索从传统茶叶产业供应链到“茶+N”聚合产业链突破,共同推动“乐昌白毛茶区域公共品牌走出广东响彻全国”,加快推进乐昌“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