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Severn

1953年6月,东德罕见掀起工人大罢工,反对苏联“占领军”,要求改善民生。

短短两天时间,罢工运动席卷东德500多家工厂,发起160次暴动,各地工人与警察冲突接连不断,甚至发生多起流血事件。

一直以来,外界都认为这起柏林暴动是自发的,是工人群体饥肠辘辘、不堪忍受的一次揭竿而起。

然而经过历史学家揭秘发现,这起恶劣事件背后竟然存在主导者,他就是苏联秘密警察头子、斯大林身边的左膀右臂——贝利亚!

实际上,贝利亚这样做只是为了将德国200亿卖掉。

他为何要卖德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利亚的上台

贝利亚,上世纪苏联30-50年代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他长期在苏共内部担任政治委员、内部部长等要职,曾是苏联主要领导人之一。

1953年,随着斯大林的去世,苏共内部出现了巨大的权利真空,新的政权组成、苏共核心权利的再分配,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经过中央委员会、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等一系列磋商,马林科夫出任了苏共第一书记,贝利亚坐上安全部部长职位,并兼任部长会议副主席一职。

斯大林去世前,马林科夫一直是党内的二把手角色,由他组建政府并代替斯大林主持政务,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利亚

然而,马林科夫政治作风的软弱、犹豫不决,让他注定无法成为像斯大林那样拥有唯一权利的人,反倒是被身后的贝利亚,暗暗操控着国家大权。

斯大林去世后,贝利亚立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大改革,包括缩减军费、平反错案、主张党政分开、提出反对迷信等等。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贝利亚在推行改革的同时,也在趁机疯狂拓展自己的势力版图,这引发了苏共其他领导人的忌惮。

尤其是他对内务部门改组,大规模扶持亲信上位的行为,俨然是对马林科夫一把手位置的挑衅。

不仅如此,斯大林葬礼之际,贝利亚还打着维持秩序的名义,公然将几个师的苏军开进莫斯科,将苏共各处要址围了个水泄不通,距离篡权多位只有一步之遥。

而对外,贝利亚也走到了苏共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将矛盾直指民主德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

民主德国落入苏联的掌控,而贝利亚代表苏联,长期活跃在德国境内。

也正是因为这层便利的关系,贝利亚在斯大林死后先后掀起了东柏林暴动,并策划了对东德的售卖。

以上两起事件,无不体现出贝利亚对东德的厌恶,这在苏德亲如兄弟的国际背景下,似乎显得有些突兀,但实则不然。

苏联与东德的矛盾,一度贯穿了冷战始终。

于苏联而言,对东德不满的原因很简单,战后的东德就是一个烂摊子,苏联始终被其拖累着。

驻军、经济扶持、物资输出,每一样背后都是巨额资金的消耗。

可苏联本就不是什么经济大国,自身造血能力都堪忧,哪来这么多钱支援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到了50年代初期,苏联就开始有意摆脱这个包袱。

斯大林执政末期,已经在筹备将东德“卖掉”,既不阻止东西德国的统一,但需要西方世界付出一些金钱代价。

1952年,斯大林就多次暗示欧美国家,苏联愿意在获得一些利益后,从东德撤离。

但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欧美国家要向苏联赔付一定抵偿金。

苏共内部究竟有谁知道斯大林的这一计划,目前看来几乎无人知晓。

甚至斯大林究竟是否做没做这一决议,现在也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斯大林逝世后,身为其左膀右臂的贝利亚,将这一决策提上了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策划卖掉德国

1953年6月,东柏林破天荒的爆发了一场工人运动。

3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公然反对苏军对东德的“占领”,要求其离开德国,并呼吁政府提高工人工资,改善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

从6月17日开始,东柏林大街的建筑工人,打响罢工第一枪,并于次日走上街头示威抗议。

紧接着,东德工人在短短两天内疯狂涌向街头。

一些城市的工人在经济诉求之外,进一步提出政治愿景,要求东德领导人离职,促进东西德走向统一。

两天时间里,东德工人暴动160多次,各大城市冲突不断,甚至出现流血事件。

这场工人暴动的原因,要归结于东德政府对工人工作量的增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苏联揭秘档案来看,提高工人工作量政策的始作俑者,正是贝利亚!

换言之,是贝利亚故意促成了此次东德工人暴动。

除了鼓动暴动之外,贝利亚还差点将斯大林的意愿变为现实——将东德卖掉。

斯大林去世之后,苏德两国的形势愈发严峻,贝利亚对东德的售卖计划随即提上日程。

恰逢这一时期,东德出现大批民众窜逃行为,这正好给了贝利亚放弃东德的理由。

据统计,自1951年1月至1953年4月,共有45万东德民众逃至西德,在两国边境地带引发旷日持久的动荡,这引起了苏共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5月27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会议,针对大量东德公民外逃问题展开讨论,并试图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不料,贝利亚却在会议上直言:“现在看来,试图在东德推行社会主义的方案,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贝利亚声称:“我们完全不需要强求东德走上社会主义,只要确保两德合并,不会对我们的安全产生威胁即可。”

当其他人质问贝利亚为何要这样做时,他答道:“对苏联来说,只需要看到一个和平安定的德国。至于那里会不会出现社会主义,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表示,如果德国统一起来,即使是在资本主义原则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对于苏联也就足够了,统一的德国可以同美国在西欧的影响相抗衡。

因此,贝利亚对“卖掉”东德一事十分热衷。

且精于计算的贝利亚认为,同意东西德国合并不应该是无偿的,德国、欧美国家需要为此支付大笔抵偿金。

贝利亚向西方世界开出的价格是200亿美元。

然而,未等他成功将卖掉东德的计划践行成功,自己就先被逼上绝路。

贝利亚在民主德国问题上所持的观点,遭到绝大多数中央主席团委员的驳斥,也直接引发了后续对贝利亚的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洛托夫认为,“在德国问题上贝利亚建议的投降主义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他是要向所谓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投降”。

赫鲁晓夫认为, “让民主德国放弃社会主义建设,向西方让步。这就意味着把1 800万德国人置于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

这表明, 贝利亚是“钻进党内的奸细和帝国主义代理人”。

马林科夫认为,贝利亚的“这一事实说明他是一个资产阶级的蜕化变质分子”。

贝利亚对“无产阶级立场”和“革命原则”的这些“背叛”行为,一方面加深了赫鲁晓夫等人对他的危险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找到了抢夺政治权利、对贝利亚直接出手的契机。

而那个打响讨伐贝利亚第一枪的人,正是后来成为苏联领导人的赫鲁晓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利亚的末日

赫鲁晓夫早就打算要搞掉贝利亚。

他在《回忆录》中说:“四十年代后期,我已经深信,斯大林死后我们应该尽可能阻止贝利亚在党内占据领导地位。否则,就是党的末日。”

“因此,我一直警惕着他。我知道他正在寻找机会攻击我,想搞掉我。”

赫鲁晓夫在为病危的斯大林值班守护时,就曾同苏共高层私下商量说:

“贝利亚自己想当国家保安部长。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他成功。如果他当了国家保安部长,那就是我们末日的开始。”

当认定贝利亚在加紧争夺国家权力之后,赫鲁晓夫就紧急行动起来,伺机在领导集团中间进行反对贝利亚的个别串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首先取得马林科夫的同意和支持,然后又逐个游说,取得莫洛托夫、米高扬等许多苏共核心的支持。

每次串连,赫鲁晓夫都是先抬出马林科夫,说马林科夫等人已同意云云。

当一切策划妥当之后,苏共中央主席团就召开针对贝利亚的会议,而贝利亚当时还蒙在鼓里,一点也没有察觉。

关于贝利亚的被捕、被处决,一直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现在回头看来,比较可信的说法来自于朱可夫元帅

朱可夫在回忆录中谈到:

1953年6月26日,贝利亚在主席团会议上,被赫鲁晓夫、朱可夫组织的军人小组当场逮捕。

军人小组先把贝利亚带到一间休息室,并限制了他的自由。

直到夜间克里姆林宫的警卫换了岗,才将他带到莫斯科防空司令部的拘留所,后来关在一个地下防空洞或者仓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可夫

所有的抓捕行动,都进行的悄无声息。

随后,苏共内部组成8人专门审判委员会,指控贝利亚犯下叛国罪,并旨在攫取国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统治集团。

委员会认为,贝利亚是隐藏在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多重间谍,甚至一度将罪名追溯到二战时期,认为他曾有意放希特勒军队进入高加索山隘。

贝利亚在最后的庭审中为自己进行了申辩,但他的申辩已经不起丝毫作用,审讯只是一项程序,他的命运事实上早在审讯之前就已决定了。

1953年12月23日,贝利亚最终被判处死刑,当晚就被送上刑场。

同年年初还一度屹立于苏联政坛顶端的贝利亚,不到一年时间就彻底跌落谷底。

至于售卖东德的计划,也再度宣告泡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鼓励暴动、策划卖出东德,贝利亚的种种激进举措,在苏联阵营内部酿成阵阵风暴,招致政敌的忌惮,并给政敌留下争权夺利的借口。

有关贝利亚的倒台,目前坊间仍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

不少人认为,对贝利亚的审判和处决并没有确切证据。

安插在他头顶的“叛徒”罪名,只是一种莫须有的罪名,贝利亚事件只是苏共内部的一场权力争斗。

但随着贝利亚被处决、大批相关秘密档案被付之一炬,真相究竟如何,后世已经很难得知。

参考资料

  1. 老年生活报.贝利亚在1953:从顶峰到被处决[J].领导文萃,2015(06):79-82.

  2. 柳植.贝利亚事件揭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14-22.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