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员工连续出差50天、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管理者没必要给下属提供情绪价值、员工闹分手我秒批……

这些观点,出于百度副总裁璩静之口,正常又不正常。

诚然,这些话是正常的,小公司小老板甚至小总监说说,倒也不会惹人侧目。

因为这些话对得起他们的身价,也对得起他们天天在做的事情。

但大公司里的大人物,总得要点体面,总得装出有人性的样子,不然太跌价,和小公司一个档次。

难怪有人责怪璩女士影响了百度的企业形象。是啊,谁都知道百度狼性,璩女士也不过是表现了百度的狼性,这一点她并没有影响企业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她公然把实话讲出来、并且宣诸天下,并且一副赤急白脸的小家子样,衬以貌似很有职业素养的古驰夹克和暴躁发型……无论是气度、内涵还是外型,档次太低。

活脱脱像一个一不小心上市的工矿老板一副志得意满、XX得志的样子。

这样的档次,就是百度副总裁的档次,令人不胜唏嘘,我想这大概是璩女士下台的原因之一。

况且,按照很多中国人的接受程度,坏人做坏事,或许可以理解;但他公然宣布这坏事是天大的好事,而且是古已有之、天经地义……这就不能接受了。

起码,你也得痛哭流涕地装模作样一番,大家就可以假装你洗心革面、公序良俗得以捍卫,这场戏才能唱下去,皆大欢喜。

况且我们历来讲究的是,有些事你可以做,但你不能说;你可以说,但你不能做。

比如,璩女士可以一边“执敲扑以鞭笞员工”,一边大谈企业文化的温馨善良、光荣正派,这样做,必定能把副总裁位子坐穿的。

但是,现在日子紧,大企业也不好混,璩女士必须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起码要和老板一条心,甚至不惜做一条“恶犬”:她必须取悦发她工资的人,而其他人则是她用来取悦的贡品。

家养恶犬,怎会对奴隶摇尾示好?它必须足够凶恶,才能以此作为进阶的身价,讨得主人的欢心。

媚上欺下,这就是一些职场精英一路走来的成功路径:无限度迎合上级,无限度压缩自己,无限度欺压同事和下级。

如此,走的多了或看得多了,变成路径依赖了,即使时代变了,但他们还是拖着辫子大谈人工智能、解放思想、遥遥领先,以至于忘了:

你可以这样走,但你不能把这条路说出来,尤其是说给被你这样的高管踩在脚底下的我们听,因为我们在流量时代可以用评论来检举她,而且这样的检举信,比在百度内部投诉她的检举信更有力量。

当然,璩女士向来是走高端的政府公关路线,一路从媒体到华为,再到百度。手握政治资源的她为何也走上这条路,是不是因为她的资源突然无法变现或大打折扣了,不得不也开始下场卷起来?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被剥掉见不得光的资源,不得不从零开始学社会公关和品牌公关,又因为底子太差,又急于表现,于是就卷成了这副样子——这大概算是一种靠谱的猜测。

这就像一些企业和企业家,一旦失去了某种光环,就变成了裸泳者。

最后说一句:这场“高管”的闹剧,似乎发生在封建时期,那是一个只有主子、奴仆和高等奴仆的时代——没有人性光辉,没有人文情怀,也没有原则底线,只有主子的好恶,以及围绕讨好这好恶引发的一系列所谓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