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属于国外资料改编,请理性阅读,与君分享旨在弘扬正义,与君共勉意在宣传法律,前1/2免费阅读。

歼20出来的时候,“德国之声”率先跳出来指责中国是利用在南联盟战争中获得的美国F117和战斧导弹的残骸,从而研发了高端的战机隐身材料和国产巡航导弹,将歼—20称为“中美混血战机”。

随后“美国之音”也从旮旯里蹦跶出来,说中国在四代机J20的研发上,利用稀土垄断窃取了美国高科技武器F22的材料配方。

这事有没有可能呢?你别说,这种事还真有先例。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M1A2坦克凭借自身先进的火控系统,在战场上做到了先敌发现和先敌开火,完全吊打伊拉克的T-72坦克。因为美军M1A2坦克的激光测距仪测距距离为4000米,伊拉克T-72坦克上的苏联造激光测距仪只能达到2000米。

激光测距仪是全球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标配,这东西可以精确测量敌方目标与己方坦克之间的射击间隔,从而做到一发销魂魂的精准射击,是现代坦克上最为昂贵、精密的高级光学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的激光测距仪性能之所以能达到苏联的两倍,这是因为美军的激光测距仪用了稀土金属元素。这东西是高端光学元件不可缺少的元素。

海湾战争后,各大激光测距仪公司纷纷抽调或派遣工作人员试图解密美军激光测距仪的奥秘,对此美军自然是严防死守。这种情况之下,德国一家公司另辟蹊径,搞到了美国激光技术公司的清单,从而发现了稀土金属元素的使用,回去后立刻组织人员攻关。方向对了,事情就简单了,仅仅半年后,德国公司推出了媲美美军激光测距仪性能的同类产品。

这样都被人破译了商业机密,美国也是大为光火。自此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和保密,全闭环生产,信息管制之严,蚊子都飞不进去,那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揭秘之前,我们先讲中国是如何忍辱负重,做到将稀土产业从任人宰割逆转到垄断全球的,因为这件事和我们破译F22的使用材料密切相关。

稀土号称工业维生素,主要应用于军事、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新材料等领域。 如果没有稀土,毫不夸张说,我们将止步于民国时代,不会有电视屏幕、电脑硬盘、光纤电缆、数码相机和医疗成像设备;如果没有稀土,人类就将告别航天发射和卫星,全球的炼油系统也将停摆。

鉴于稀土的重要性,1990年美国国会下令封存美国国内所有的稀土矿山资源,同时大量进口中国的稀土原料进行囤积。日本更狠,原料供不应求那就干脆直接购买稀土矿,用货轮从上海启航,运至南鸟岛附近,一船一船倾倒到海底存储,留待后世子孙使用。

日本的这般行径属于没有资源被逼无奈,美国就过分了,国内探明的稀土储量明明高达1300万吨,排名第二,这么做明摆着是拿你的骨头熬你的油。全球稀土存储量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俄罗斯的1900万吨,澳大利亚的500万吨。

我国是稀土储备最多的国家,4400万吨,占据全球储备的四成,却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消耗,而且称之为贱卖毫不为过。

全球制导和反导武器之所以能精准定位及拦截来袭导弹,其关键系统中用于电子束聚焦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全是稀土,一枚导弹的使用量约为3千克,不可或缺。然而,彼时的中国提炼后的稀土,诸如氧化澜、氧化钐、氧化铈等的价格都低于2万元/吨,相当于每千克只能卖到10多元钱,算起来比同期的猪肉还要便宜。

这可是稀土啊,对全球高科技产品和高科技武器起着“滋阴壮阳”的作用,结果价格与真正的壮阳药毫无可比性。

稀土如此关键我们为何要出售,留着自己把玩不可以吗?哎,当时的环境和情况还真还不行。最关键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我们没有稀土提炼技术。那时的我们就好比现在的大部分阿拉伯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是却没有炼油的技术,只能出售原油,作为石油大国结果反手还要高价进口石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点,没钱,一文钱难倒英雄汉。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39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增加到1.67亿美元。即便是改革开放后,外汇储备短缺的局面依然没有明显改观,1985年的外汇储备也才26.4亿美元。

而且26.4亿美元中,沙特阿拉伯一家就贡献了10亿。1984年沙特和伊朗、伊拉克因为细分教派的不同纷争不断,关系紧张。伊朗、伊拉克都不是好惹的主,个个兵强马壮,为求自保,沙特阿拉伯紧急向全球购买战略性武器,这种镇国神器一般国家没有,有的一般都不出售。

恰好我国有意结交沙特,同意出售。沙特高兴得嗷嗷直叫,赶紧向中国订购了一定数量的“东风-3”导弹,包括部署这批导弹的服务费、培训相关人员。

这是中国第一次导弹出口,相关人员没有任何经验,按人民币报价35亿,且没有注明货币单位,财大气粗的沙特按照国际惯例以为是美元,大笔一挥,预付款的10亿美元就这样汇过来了,吓得我们瞠目结舌。

这笔交易迄今为止依旧是我国金额最大的单项军火输出。

当时我国能出口的东西除了稀土、石油、木材这些资源,真没有其他能拿得出手的。没有外汇自然没法进口,在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同意我们以物易货,我们都是敲锣打鼓地庆祝。至于中国制造横扫全球那是2010年我国进入WTO以后才发生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们不得不一边偿还外债,抗美援朝时我们从苏联购买了大量物资和武器,苏联支援了不少,但并非全部是免费的;一边从国外购买大量又贵又必需的物资、设备。

诸如打隧道的盾构机,一台要价7亿美元,要买不买,而且明确告诉你今天不下单后面再想买,需加价20%。说白了就是待价而沽,谁让全球就此一家别无分店。

当时的我们没有办法,为了民生建设,只能咬牙,一方面贱卖稀土,一方面咬牙高价购买西方装备。因此我们当时选择贱卖稀土没有错,因为没有选择。稀土是当年我国唯一能换取美元的硬通商品之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时遭受这样不公平待遇的,可不仅仅是稀土,为了经济发展,我们也曾砍伐大量的原始森林,几十年、上百年老树倒下制成低廉的一次性筷子,出口日本、韩国,换取微薄外汇。换来的却是漫天的沙尘暴和荒漠化。

而日韩在使用完这些筷子后,回收做成宣纸或卫生纸返销中国,吃干抹净还赚我们的钱,这就是当时我们落后的无奈。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宇宙的本质是交换,若要取之,必先与之,因为中国有句谚语叫莫欺少年穷。最终,这些代价在引领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作用不可小觑。现在我们已经不出口木材了,反而从日本进口木材,日本开始当“光头强”,开始伐木了

我们必须掌握稀土提炼工艺,不能守着金山要饭。痛心疾首的有识之士纷纷上书相关部门,浓缩成一句话——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稀土矿类似于伴生矿,而且更复杂,它是多种化学特性相近的元素混杂在一起,我们需要一种元素一种元素地分离出来。西方对稀土提炼技术是完全封锁,因此我们闻所未闻,可以说是连方向都找不到。

唯一知道的也是一种推理,稀土提炼技术应该涉及到物理和化学。废话,工业生产哪样不涉及物理和化学。

于是方向定下来,那就找精通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综合型人才。很快一个搞过技术物理和研究过化学自然辩证法的人——徐光宪,进入相关部门眼帘。简历不错,可以用,然而站起来左右前后一看,人在哪里啊?一打听,徐光宪因为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属于受过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侵蚀的人,早被发配到江西农场劳改去了。

就这样,徐光宪在1972年临危受命,从劳改农场调回化学研究所。徐光宪接手后经过大量查阅国外资料,发现国外使用的稀土提纯方式是分离法,即用离心机的远离把不同物质进行分离。这种方法成本高,耗时久,产量有限。

徐光宪另辟蹊径,通过化学键理论、配位化学、萃取化学论证,提出萃取法分离稀土。萃取法主要是化学方式,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例如,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元素,这就是萃取。

我们讲过,稀土是多种元素并存,为了提高可制造性,徐光宪开创性的提出串联萃取,也就是同时提取,这种方式最大的难道是这些溶剂互不干扰。仅仅在确定串联萃取工艺的可行性上,徐光宪就耗费了三年时间。也是这三年,让中国稀土提炼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