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六年六月二十二日,此时清朝还没有完成统一,在南方,明朝还在苦苦支撑,此时正是南明永历十三年,领导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郑成功。这日,国姓爷亲自率领一支军队,向驻守在镇江南岸的银山发起进攻,这支军队人数不多,只200人,而清军却有800人,是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经验丰富的王牌军队八旗铁骑。自从清军入关以来,明朝军队总体上节节败退,是什么让郑成功如此自信?毕竟还没到拼死一搏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双方遭遇的时候,明军的装扮着实吓了清军一跳,只见一群头戴铁盔,身披重甲,面戴铁罩,脚蹬铁靴的铁疙瘩,气势汹涌毫无顾忌地大踏步而来,这是他们从未想过或见过的,好在清军也不是吃素的,可以说个个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短暂的照面之后,清军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铁人军却不紧不慢地摆出了三叠阵型防守,头一波是由300人组成的八旗骑兵,迎战第一叠铁人军,在硬刚的情况下,铁人军只做防守,就像树桩一样任由对方来回冲杀,不仅没有伤亡,就连阵型都没有松动。这下可把清军给打懵了,就在无计可施的时候,二叠铁人军发动反击,在一叠铁人的协助下,拿出重器:云南斩马刀,下砍马腿,上砍人身,没多久这300人就交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战不行只能拉长战线,清军企图通过远距离放弓箭进行压制,但想不到的是,自己引以为傲的骑射,竟然丝毫不起作用,射出去的一阵箭雨,命中目标,但都被厚实的铁甲弹开,即便能击穿铁甲,里面的人却一点也没事!随后清军的步兵和骑兵倾巢出动,力图挽救被动的局面,但铁人军依然稳如泰山,反倒是清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夜,万籁俱寂,伸手不见五指,铁人军在陈魁的率领下,乘胜追击进攻银山,此时的清军已没有了之前嚣张的气焰了,看到冰冷的铁人,心里已凉了一截,这是什么样的军队啊?打也不行守也不行,没过多久就被铁人攻入了栅栏,银山被拿下。

此时距离铁人军成军才一年时间,仅凭此战就打怂了江南八旗,最重要的是,这支铁人军已经给清军留下了心理阴影,甚至在军队内部将其奉为天兵!接下来郑成功军队直指南京城,7月,兵部中军杨嘉瑞派4名铁人军,在芜湖与南京的交通要道巡查,却遭遇了由200人组成的八旗骑兵,随后又有4名铁人军加入,双方就此展开对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没过多久,这200人就被吓得落荒而逃,8名铁人军一直在后面追到重镇芜湖城,城内的守军看到这场面,误以为南明大部队将至,竟然丢弃城池从北门逃跑,就这样8名铁人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芜湖城!

那么铁人军究竟是什么来头?让不可一世的清军如此忌惮?这就不得不说郑成功,他出生于日本,很早就随父打仗,见识到日本,西洋,明朝,清朝四种武装风格,虽说自己属于明朝体系,但他注意到其它三方都比较重视重甲部队,尤其是和清军的屡次交战,重甲步兵能抵御中远距离的土质火器和弓箭,让他意识到军队在防御方面的不足,因此装备成规模的重甲势在必行,铁人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要问,为什么郑成功不直接装备火药武器,而非要逆历史趋势去研究重装甲?在17世纪中期,主流的热兵器能轻易击败传统的重型铠甲,因此被很多国家重视。但由于军事科技水平有限,东亚地区还是以冷兵器的弓弩为主,所以重甲具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尤其在近身的肉搏战中,基本上能完虐对手。当然也不是说郑成功就没有先进的西洋武器,只是不能大面积装备而已,前代首领郑芝龙从澳门等地招募的黑人火枪手就是典型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明永历十二年,重装甲步兵铁人军开始海选,能入选铁人军完全靠天赋,简单来说只要力气大基本上就能成功,而考核的标准也以此为基础。首先是要能举起三百斤的石块,然后绕着场地转三圈,脸不红气不喘就能入围,至于武艺却排在了次要位置,全程都是由郑成功及亲信选拔,所以兵源素质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反过来说,铁人军需要负重30斤以上的重铁甲,还有铁盔,铁面具,两把云南斩马刀,盾牌、弓箭等物,总负重可能在50斤上下,即便侥幸被选上,在隔日一考试的日常训练中肯定要被刷下来。

铁人军总编制6960人,陈魁任总指挥,左右二虎卫镇共5760人,火攻兵1200人;除去火攻兵和勤务兵(炊事兵)外,实际作战人数差不多在3800人。最小的单位是班,总计9人,包括1名班长,5名士兵,3名勤务兵;10个班组成一个副领,2个副领组成一个正领,4个正领组成一个协管,4个协管组成一个虎卫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自打有兵器以来,就有盔甲,攻与守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所谓“神龙有鳞,勇士有甲”,只有在保存有生力量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展开攻击,要不然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说盔甲是战士的第二层皮肤。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防御盔甲,而铁人军最主要依赖的就是重装铠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厦门郑成功纪念馆中,就陈列着一件比较特殊的铠甲,主要由鱼鳞铁片,经铁线贯穿而成的,只露出眼睛的部分,从外表看基本上没有什么漏洞,防御效果超强。也正是这种重甲,才让郑成功以冷兵器抵抗热兵器,成功击败荷兰侵略者的洋枪大炮,夺回失去的鹿耳门。当时的重甲也是增加到了3层,才足以抵挡住洋枪的弹丸,而此事在荷兰人的一些史料中也有所提及,防护面积要比大部分清军更高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铁人军铠甲的外表上来看,最主要的可能就是由札甲构成,它也是中国古代甲胄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样式,是用皮条,绳索,作为编甲绳,将原本很小的方形甲片组成起来,为战士带来全方位防御体系。主要有4种排列方式:左片叠右片,右片叠左片,上片压下片,或者结合织物皮革进行缝合固定。由于是互相叠压,在一个甲片受力时,周边至少有4个甲片会共同抵消一定的冲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商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札甲一家独大,上到高级将领,下到普通士兵,铠甲的最主要构成都是札甲,当然札甲也是有大小之分,大札甲叶相对较大,最典型的就是宋朝制作的“步人甲”;小札甲叶相对细密,常被高级将领穿戴。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札甲的制作太繁琐,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工序复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我们再看看西方由大块甲片构成的板甲,不仅省去了繁琐的编制过程,看上去缝隙更少,也更加牢固,中国的工匠是怎么想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就是札甲不需要太高的冶铁锻造技术,所以门槛低,能大批量地生产,以达到大规模的装备,还能提供更多的备用甲片,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就是受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影响,在高度细分的分工作业下,即便是妇女也能参与到盔甲的生产和制造当中去,男性工匠制作甲片,再由妇女穿孔编甲,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札甲起源于商朝,进步于汉朝,融合于魏晋南北朝,辉煌于唐朝,完善于宋朝,没落于明清,而郑成功所组建的铁人军,使用的是层层叠加的札甲,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抵御火器,重创局部清军势力,但最终还是落日余晖,不仅要被火器淘汰,还要被锁子甲和棉甲所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进攻方面来说,铁人军所依赖的就是斩马刀,总长七尺,明代一尺约32厘米,差不多2米多长,刀身长三尺,刀柄长四尺,下装铁钻,有点类似偃月刀,或者水浒传里的朴刀。虽然郑成功早在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就推广装备斩马刀,但基于长度和重量的原因,很少被大面积地使用,直到以力气著称的铁人军出现,才让它大放异彩,配合厚重的铁甲,劈砍起来效率极高,人来身断,马来腿断,所到之处非死即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南明缺少马匹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云南斩马刀不仅能对付冷兵器,还能硬刚热兵器,北线尾之战中,明晃晃的长柄斩马刀,让荷兰人引以为傲的240名火枪手全军覆没,指挥官上尉贝德尔被斩杀,以至于荷兰人同样被砍出了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人军,重甲,云南斩马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次缘分,它们互相成就对方,虽然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随着郑氏集团的失势,也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也可以说铁人军吃的就是天赋这碗饭,所谓身大力不亏,一力降十会,和其它有名的军队比起来,这样的军队组建起来比较简单,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但毕竟身强体壮的人就那么一些,没有充足的兵源补给是一个软肋,所以整体规模较小,不能形成常规化的建制,只能应对突发情况,或者特殊作战,不能当做常规兵种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就是和领导者的才能息息相关,铁人军再强,遇到猪队友也只有被吃掉的份。最后就是财力上的支持,打仗打的就是消耗,郑氏集团再有钱也比不上清朝有钱,而郑成功在这3点上都做得不怎么样,所以才导致铁人军只能是昙花一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银山之战后乘胜追击,直接攻下南京,想必会是另一种局面,在铁人军被围困之时,清军的刀刃被砍折了也无济于事,最后使用重斧劈砍,战车冲撞,火炮轰炸,才将铁人军歼灭,明显是有备而来,而这也是明军拖延战机给清军喘息的机会,此时距离铁人兵成军仅一年零四个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