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是毛主席在延安窑洞撰写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此书科学的论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像是开了上帝视角一样审视整个战局,将毛主席的雄才伟略体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作创作于1938年。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对世界各地发动侵略,全球的安全局势都不容乐观。而国内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日两国就进入了全面战争的状态,日军迅速推进,到1937年底东北、华北、华中大片国土都已沦陷,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四大城市也落入日寇之手,日本侵略者狂妄的认为只要再占领武汉和广州就可摧毁国民政府,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当时国内对于战争前景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速胜论”,认为有美英等大国的干预,日本成不了大气候,只要中国坚持三个月苏联就一定会出兵,战争很快就能结束;另一种是“速败论”,认为中日之间差距过大,这将是中国的亡国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既不认同“速胜论”,也不认同“速败论”,而是在《论持久战》中详细分析了中日双方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后,认为中国必将取得抗战胜利,但这会是一场持久战。

军事方面:日本虽然在武器装备、训练和技术上要优于中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的士气和兵力都会被削弱,而中国占据地利,在兵力补充方面难以被削弱,在长期作战的情况下我方占优。

经济方面:日本虽然在抗战初期经济实力雄厚,但其国小地贫,随着战争的持续,会面临资源枯竭、经济崩溃的困境,而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实行战时经济体制就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完全能够支撑起长期作战。

政治方面:日本是侵略一方,它发动的战争是野蛮的、退步的,会激起自身国内的众多对立和矛盾,失道者必然寡助。而中国是正义的一方,能够唤起全国团结和民族觉醒。随着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壮大,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国际援助,与失道寡助的日本形成鲜明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还对战争的发展进程进行了预测,指出抗日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而事实也证明毛主席的预测是完全正确的。

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是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军队以防御为主,其中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更是直接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战略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是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在这段时间里中日双方在战场上陷入僵局,战线相对稳定。由于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被迫调整了侵华政策,逐渐将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使得敌后战场逐步上升为抗日主战场,敌后抗日力量也逐渐壮大。

战略反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随着太平洋战场形势的变化,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也出现了重大转折,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军队转守为攻,直至抗战胜利。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主席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即“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游击战的战线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些地区虽然交通不便,可胜在地域辽阔,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生存能力。八路军与新四军能够通过游击战破坏日军后方的交通,截获日军的物资补给,有效地消耗日军兵力。同时还能发动广大的农村群众,壮大抗日力量,进一步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除此之外游击战还能与正面战场的国军配合,对日军形成战略合围之势,这种战术的协同作战让日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可见毛主席的高明之处。

当然,战争的决定因素还是人,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也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如此一来日本侵略者就被置于数万万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之前,焉有不败之理。

《论持久战》一经发表就如一轮朝阳,拨开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为抗战胜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在国民党高层领导人中也引起了很大震动,蒋介石对此高度赞誉。而《论持久战》是公开发表的,日本人也看过,日本驻华最高统帅冈村宁次还专门组织高级军官做了学习,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日本战败的最终结果,这更凸显了毛主席的伟大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持久战》犹如一座跨越时空的长廊,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密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