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具体来说,运动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身体形态:

指身体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骨盆宽度等。身高和体重比例取得一个平衡,身体形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身体形态。

02

身体素质:

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等基本素质。出了身体形态比例好至于,身体素质也是尤其重要的,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改善身体素质。

03

身体机能

指身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包括心肺功能、代谢能力等。身体机能对运动能力的影响非常大,优秀的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特别重要,一些高强度的运动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例如长时间的跑动,有足球、篮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运动技能:

指人体在运动中所掌握的技术、战术和动作等,包括跑、跳、投、抛、接等基本技能以及各种专项技能。运动技能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

05

心理能力:

指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力、自信心、集中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心理能力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也非常大,一些高强度的运动需要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06

运动智能:

指个体在运动中所展现的策略制定、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以及在运动学习和比赛中运用经验的能力。

07

社会适应性:

指个体在团队运动中与他人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竞技运动中遵守规则和公平竞争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动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提高运动能力,需要综合考虑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改善。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训练方法:

01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如跑步、游泳、骑车等。所有的运动都离不开有氧运动,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或更长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姿势,如卧推、俯身划船、深蹲等。新手建议可以用二分化计划执行,详细的二分化训练可以查看小编往期的视频,里面有详细的计划和内容,建议每周进行2次循环总共训练4次,每次45分钟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如瑜伽、拉伸等。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可以把这个柔韧性训练放在力量训练后进行。

04

协调性训练:

协调性训练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手脚需要相互协调的训练,如打球类运动、健身操、飞盘运动等。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如单脚站立、倒立、弹力带的牵拉等。可以把平衡训练放到力量训练前进行,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这样在做力量训练前的热身,同时也把平衡训练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提高运动能力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训练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和平衡训练等。同时,饮食和睡眠也是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进行选择和组合,并进行适量的调整和改善。

文章来源:运动云医院科普版

扫描二维码,加入跑步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