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位于安岳县的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岳分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安岳分公司”)的制剂一车间里,6条全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一支支药品经过自动装盒、薄膜捆扎、成品装箱,通过自动提升装置运输至二楼仓库,全程自动化。

“通过应用在线检测技术以及智能化设备,我们完成了从手工生产、单元间歇式单机操作再到连线生产的转变,打造了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化智能产线。” 科伦安岳分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刘爱乾说,公司从2017年便开始部署车间生产过程控制系统MTS的开发,并逐步完善,同步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据了解,目前科伦安岳分公司共有6条智能化生产线,已全部投入使用,日产量为500万—1000万片。在近8年的实践探索中,“智改数转”使科伦安岳分公司的生产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以生产人员的数量为例,以前一车间生产时的最高人数达200余人,智能化生产线上线后,仅需70余人,人力节省65%以上。另外,药品包装速度也从每人每小时1箱提升至10箱,生产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此外,顺应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科伦安岳分公司还自主建设了物料交接系统MS、仓储管理系统WMS等10余个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记录等药品生产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打造科伦安岳高效信息化生态平台。

在一车间的大厅内,一块蓝色的数字大屏上,日计划产量、周计划产量、工时效率等多个生产数据正在持续滚动更新。“车间内的所有生产数据都录入了公司的物料交接系统,数字可视化大屏实时显示药品的生产情况、生产进度、产品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技经指标分析。” 刘爱乾表示,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后,在确保产品生产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经验主义依赖,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产品不良率。

用好“智改数转”,将成为科伦安岳分公司实现药业发展再加速的“关键一招”。下一步,该公司还将通过信息系统与AGV转运车的联合应用,实现车间和仓储物料的自动流转。同时,将加大在线过程控制技术的引入,通过实时监测产品质量状况确保产品一次合格;在包装生产线也借鉴AI技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图像分析,以保障产品质量。

全媒体记者 阳洋 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