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天使”照亮生命之光 祝广东45.1万名护士节日快乐

新快报讯 护士,是在重症监护室里彻夜未眠的“提灯天使”,是面对生死边缘果断决断的技术能手,更是给予患者心灵慰藉细心倾听守候者。今年5月12日是第 113 个国际护士节,当天,广东省举行了分享会,倾听白衣天使的故事。

新快报记者获悉,近年来全省护士队伍持续壮大,注册护士总数从2012年的20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45.1万人。注册护士数量以平均8.1%的幅度逐年增加,每年约有2.2万的新生力量补充到护士队伍。

在每千人口中,注册护士配比数从1.81人增加到3.55人,医护比增加到1:1.25,护士队伍学历构成、职称构成持续优化,综合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此外,广东省通过深入开展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让护理工作“量”“质”齐升。目前,全省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病区占比98.73%,243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为居家患者提供3类43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895家医疗机构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

这些“提灯天使”心中是理想手中是绝活

广东45.1万名护理人员,是怎样如南丁格尔般提灯照亮生命之光,守护人们健康的?昨日,广东省卫健委举行了国际护士节分享会,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医科大学护理学专家、资深男护士、专科护士长、“最美护士”等5位优秀护士代表分享护士从业的不平凡故事。

故事1

温伟莲:网友称她“女侠护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伟莲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广东好护士”

2022年11月3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0后急诊科护士温伟莲下夜班正在家酣睡。忽然,窗外震天的撞击声将她从梦中惊醒,她甫一看到家门口突发了车祸。凭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温伟莲第一念头就是“救人”!她顾不得危险,穿着睡衣就跑到马路上,跨过路中间的护栏,抢先救人,主导救出出事车辆上的3名人员。

这段犹如“大侠现身”的一幕被路人录下了视频,见诸于各大媒体,受到广泛关注,得到了全国广大网友的点赞,称赞她是“女侠”和“最美护士”。

温伟莲分享说,医院强调护士要有良好的仪容仪表,但当时的一刻,她顾不得形象了,“后来看到被拍下来的画面,觉得自己蓬头垢面的样子挺不好意思的。”温伟莲还将被救者赠送的锦旗带到分享会。“这是我第一次收到的锦旗,看到它我特别惊喜,比听到夸奖和赞美都要开心。”

因为这次救人,温伟莲被评选上广东省2022年第三季“广东好人”、 “广东省见义勇为模范”、“广东好护士”等多项荣誉,她将公益组织奖励的1万元奖金捐给听障儿童医疗救助公益项目,呼吁更多人见义勇为、救死扶伤,把爱心和善举持续传递下去。

故事2

黄雪芳:为了护理病人自学中医理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雪芳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

在黄雪芳护士长所在的血液净化中心,长期透析给患者身上带去各种不适和痛处,顽固失眠、肾性腰疼,以及特别让患者瘙痒难耐的“穿孔性皮肤病”。

“我和团队很想帮患友们解决问题,尝试了许多西医的办法,收效甚微。于是我们想到中西医结合,翻阅文献找到了中医缓解透析并发问题的可能性。”黄雪芳说。护士工作极为忙碌,作为团队负责人,黄雪芳利用下班时间学习中医技术。她拜师学艺,找家人“试验”,发现效果不错,就加班加点为病人做刮痧、耳穴按摩等治疗。

来自高明的张叔被穿孔性皮肤病和透析煎熬得几近崩溃。黄雪芳买来刮痧板赠予张叔,耐心教会他和太太刮痧治疗。2022年疫情期间,黄雪芳用微信随访,指导张叔张婶坚持刮痧。2023年张叔再次回到佛山就医,他一见黄雪芳就撩开背后衣服,大家惊喜哗然:张叔全身皮炎消退,皮肤光滑。“护士的最大成就,就是看到护理技术在病人身上发挥作用,这能带来对职业的极大认同感,为了这种喜悦,我愿意付出更多努力。”黄雪芳说。

故事3

何斌斌:护理技术被认可 “男”丁格尔倍感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斌斌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急诊科是每个医疗机构最忙碌、工作强度最大的科室,人员流失率亦时有增长。身处广东实力排名数一数二急诊科室的何斌斌却坚定地“表白”:“此生无悔入急诊。”

在急诊岗位上,何斌斌不仅果断冷静,更注重提升技术。但男护士难免遇到来自女患者的尴尬。“比如一些婆婆,看到男护士来扎针,就下意识拒绝,认为我们粗手粗脚。”有一次,他被一位血管状态复杂的老婆婆拒绝后,多位女同事依旧无法“一针见血”。老婆婆无奈,只好同意何斌斌尝试。没想到,何斌斌细心感受婆婆皮下的血管,轻柔按压、寻找后,一针到位穿刺成功,婆婆惊讶地看着他:“你打的针,我居然感觉不到疼。”而后,婆婆看急诊都点名找“那位男护士”。

“我们男护士最大的鼓舞,就是患者认为我们安全可靠,这种感觉特别幸福。”何斌斌说,作为男护士,他对当前护理事业飞速发展现状十分鼓舞,“除了救死扶伤,我们还参加急救宣讲,将健康知识带给千家万户,十分有意义,我没理由换科室或转行。”

故事4

宋慧娟:注重人文关怀让护理有“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慧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部主任

“每天倾听五分钟”“让我们一起来”“何时说再见”,这是资深护士长宋慧娟常对年轻护士灌输的三个人文关怀课题。“护理行业贯穿人类的生老病死,为此,作为护士一定要非常有爱心,除了技术必须娴熟,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感受。”在宋主任主导的护理科,她带领同事精耕专业,苦练技术,提升素养。

“我们医院的护士有一个传统,每天不管多忙都要抽5分钟与患者家属交流,或拿出专门时间,到病人身边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遇到一些创伤康复患者,宋慧娟组织各科室护士每周用一个下午,把这些不能起床的人扶起来(经评估可以起床的),和大家唠嗑、倾听倾诉,唱唱歌、读读书,增强患者们的信心。

面对生命最后一刻,宋慧娟组织护士通过安抚和讲解,减轻家属面对患者脑死亡时的焦虑和难以抉择。“最后的一刻,在家属探视时,我们提供家人相处的空间,让他们静静陪伴。”这样点滴细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医患之间,人文关怀的“温度”。

故事5

成守珍:十年如一日坚持“唤醒”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守珍 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得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

践行“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专业技术,勇气非凡”的南丁格尔精神,成守珍从事护理行业40多年。她不仅与医疗专家共同首创内科ICU,坚持每月开展“医护联合危重症患者护理查房”,还解决了“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全肺灌洗”护理技术、密闭式人工气道护理技术等复杂护理和各种临床疑难问题。今日,她又带领团队开展了10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为10万余例来自世界各地的疑难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成守珍有一个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对昏迷、甚至陷入植物人状态的患者坚持“唤醒”举措,而且纳入每日危重患者护理中。“护士不仅是技术的掌握者,还是与死亡赛跑、与病魔较量的守护者,因此哪怕一个小小的操作,能够影响一条生命,能带来有益变化,都要坚持开展。”成守珍说。

■撰文: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粤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