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渡江战役前,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没有和国民党军交火之前,先在长江江面上清理了挑衅的英国远东舰队,三野23军以炮兵轰击英军四艘战舰,双方前后爆发了3次激烈炮战,最终英军战败,三野随后顺利发起渡江战役。其实当年盘踞长江的外国海军不止英国一家,美国、法国等海军强国的战舰也始终在长江游弋。在接到三野预警后,实力世界第一的美国海军都不得不乖乖撤离,为什么英国海军却敢继续留下挑衅并挑起炮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英国早已不是世界头号强国,在国际事务和军事行动方面一直紧跟美国步伐,美军已经识相撤出长江流域,英国海军似乎没有理由继续滞留长江,阻挠解放军渡江作战。49年4月英舰之所以违反常规,在美、法等国战舰撤走的情况下独自留下挑衅,是有深层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后,尽管中国派出志愿军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与美英国家爆发局部战争,并且和苏联成为同一阵营的盟友,但这并不意味着建国前就打算和美英等西方国家彻底划清界限,毕竟把外交策略彻底倒向一个大国是有隐患的,后来的中苏交恶也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美英,作为资本主义列强,在解放战争打到1948年后就看到国民党政府的颓势和败相,有跟未来新中国政府采取缓和、合作的意愿,对抗一个东方大国并不符合美英国家的真实利益,何况中国北方还有美英战后最忌惮的庞然大物苏联。把中国完全推向苏联阵营,无疑是很不明智的。一个有趣的细节,便是49年解放军南线追歼之时,美国并未允许其大使馆随国民政府南迁广州,目的就是为了和新政府建交保留余地和友善态度。至于第二年朝鲜战局的骤然变化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则是后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当时如此,英国自然没有理由和解放军发生冲突。但是英国政府在1949年有一个很大的顾虑,需要探出将来新中国政府的底线,那就是殖民地问题。众所周知49年英国还在中国南方保有一块最重要的远东殖民地,关于其收回问题的谈判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进行。国民党政府此前并未向英国提出收回殖民地的要求,而中国的新政府持何种态度对于英国利益尤为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解放战争中我军连续3年的强势表现,在远东兵力、舰队实力都有限的英国政府十分担忧解放军的强劲战斗力和对收回殖民地问题的态度,便打算在49年第三野战军渡江前夕冒险一试,采用的就是舰队游江的办法。结果这一试不要紧,解放军炮兵直接击碎了英国政府的幻想。也正是因为我军的强硬态度和回击表现,英国政府反而没有敢进一步报复,而是在第二年便承认了新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英国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