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习家店人民法庭副庭长 荣志立

“爸妈,你们能不能为了我和好,我想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9岁的养女小倩口齿不清地吐出这句话时,李某(养父)、王某(养母)霎时泪流满面,双方均表示愿意回家与养女共同生活。

这个家庭的破镜重圆,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法官荣志立功不可没,他通过8个小时的悉心调解换回了这家人的团圆与和睦。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离婚纠纷案件在法庭上很常见。而这起案件的特殊性在于,小倩患有癫痫等疾病,口齿并不伶俐,由于养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除上学以外的时间,小倩都在当地托管所度过,极度缺乏家庭关爱。可是,养父母均不愿意在离婚后抚养小倩。

“开庭时我们俩要多关注小倩的情绪和状态。”荣志立了解案情后,向助理小陈说道。

开庭当天,荣志立本着“调解一起案件,挽救一个家庭”的原则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但双方各执一词,相互推诿孩子的抚养权,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我坚决离婚,一开始我就不打算收养,是他要收养的,我不会抚养她。”王某边哭边说着自己的理由。

“从小到大都是我在带,离婚可以,她母亲把她带走,否则我不同意离婚。”李某拍打着桌子表示不满。

一旁的小倩望着互相指责的养父母,小手交握,显得无助与迷茫。

注意到小倩情绪低落,荣志立决定听听她的心声。“我愿意随我妈共同生活。”当荣志立询问小倩意见时,她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但养父母依然拒绝抚养,案件调解再次停滞。

王某走出法庭后,小倩紧紧跟随在其身后,寸步不离。考虑到原、被告存在产生肢体冲突的可能性,且小倩随时都有犯病的危险,荣志立跟随小倩至路边,目送其离开。见她们始终在路边徘徊,荣志立站在法庭门前一直保持关注。

案子如何突破?荣志立放不下心,决定再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为了避免原、被告又起冲突,他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向二人阐明遗弃孩子的法律后果,并以亲情为突破口,攻破双方的心理防线。经过释法说理,李某、王某的矛盾终于得以化解,这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为了确保女孩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一个月后,荣志立带着学习用品和书籍来到了小倩家进行回访。了解到小倩现由父亲照顾日常生活,母亲外出务工供小倩生活、治病,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荣志立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只要事事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就能办好案。”荣志立说。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张明 | 编辑:李斯坦 盖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