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刘银

5月12日下午3时30分许,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场由云豹救援队、武汉城运集团应急抢险突击队、长江武汉水上应急救助基地应急救助队,三支队伍一百多名精干力量参与的水陆空三栖应急救援演练在汉江湾桥的桥梁上空及附近水域正式拉开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是中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这场演练分为三大科目——

科目一:模拟汉江湾桥面突发重大事故、且有重伤员需要转运送医,但由于交通拥堵严重且桥面结构复杂,无法实施陆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的转运,现唯一转运通道只能从水路接近事故发生现场,与此同时由于事故次生灾害造成桥拱发生火情,有管养人员被困并有人员落水,急需高空救援及水域救援。接到险情后,救援队迅速从水路抵达桥梁下方,通过无人机搭载绳索系统,救援人员从江面冲锋舟运用绳索技术快速爬升至事故现场并迅速完成营救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目二:因汛情严重,汉江湾水位急剧抬升,下方通过船只由于压舱不够造成船桅杆与汉江湾桥反底严重剐蹭。险情发生后,应急抢险分队驾驶冲锋舟承载桥检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勘测并评估桥梁受损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目三:是智能化设备科技感满满的无人化救援。只见抛投救生圈无人机、拉索救援无人机、无人救援艇等纷纷出动去抢救飘散在江面上的众多落水人员。全程没有一位救援队员下水抵近施救,所有救援任务均在远处的岸基完成。整个无人化救援的过程迅捷高效,一气呵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省江河湖泊众多,武汉更有“中国建桥之都”的美誉,但是在交通拥堵的桥梁上进行突发事故的救援,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项充满困难的任务。此次针对性的救援演练,首次采用由水路抵近桥梁下方,救援人员通过绳索技术迅速上升至桥面及以上部位事故现场展开营救及伤员转运等。这项创新性的技术跨界融合了多项专业,属于国内救援领域的首创。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