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李月亮 静女夭夭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我逐渐成了老王家光耀门楣的女儿。

原本因为是个丫头片子,我连祖坟都不能去。

后来发现规矩这东西其实一直很势利。

当年说‘这孩子不要也行’的爷爷,有次当着全家老小的面,钦点我是他最宝贝的孙女。

每当这个时候,我妈只是安静地听着。

前段时间,王濛在一次演讲中,讲了她和妈妈的故事。

很多人都破防了。

因为在这个奥运冠军妈妈的身上,看到了无数妈妈的影子。

窝囊,隐忍,奉献,一生都在原地踏步。

却收获了女儿最深情的爱。

一个传统式的妈妈,完成了她的艰苦逆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王濛的妈妈,叫张晓霞。

出生于1962年,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女性。

作为家中的长女、长姐,她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付出型人格。

帮父母带弟弟妹妹,是家里很重要的劳动力。

张晓霞19岁就结婚了。

到了婆家,依然是个劳碌命。

王濛的爸爸,兄弟姐妹9个。

一大家子生活在一个大杂院里。

张晓霞19岁起,就在这个大家庭中承担起妻子、儿媳、嫂子等多重身份,身上的担子特别重。

20岁,张晓霞生下了第一个女儿。

两年后,生下了王濛。

王濛的出生,让一家人愁肠百结——

“又是个丫头,看着还赖赖唧唧的。”

爷爷甚至还生出了个不太好的想法:

“看这孩子这样,不一定好养活,不要也行。”

王濛爸爸的几个兄弟家,都生了男孩。

而他收入最高、工作最稳定。

偏偏就没个儿子。

爷爷心里就一直过不去:

老三咋能没个儿子呢?

王濛爸爸更是备受打击,觉得在家族在社会都抬不起头来。

就把火都撒到张晓霞身上。

张晓霞也觉得自己理亏。

“我爸跟她干仗,只要一提到这事,她立马就蔫下去。

大院里妯娌和邻里之间有摩擦,随便是谁都能拿这事儿刺激她两句。”

张晓霞心里肯定委屈,但也只能委屈着。

没人帮她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中国特别典型的传统家庭和传统女性。

重男轻女。

没儿子就等于没希望。

而一切罪责,都背负在那些“生不出儿子”的女人身上。

她们明明没有做错什么。

却又仿佛罪大恶极。

几千年来,无数女人都在这样的霉运里独自咽下命运的苦果。

不敢说委屈。

02

年幼的王濛,深知因为自己是个女孩,被嫌弃,被轻视。

让爸爸脸上无光。

让妈妈背负罪责。

她也仿佛觉得自己有错。

虽然也说不出错在哪里。

还是用十分幼稚的方式向周围人宣告:

我这个女孩,也可以像男孩子一样。

她登高爬梯,祸害庄稼,调皮捣蛋。

三岁就敢一个人爬到房顶上。

家里盖房子跟着大人一起捣水泥。

还把电视天线拆下来当金箍棒。

年幼的王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幼的王濛

而她爸爸也很喜欢这样的感觉,都是叫她“儿子,悠着点”。

不过,因为常常惹祸,她经常挨揍。

爷爷、伯伯、叔叔,时不时就给她一顿狠揍。

爸爸更是“逮着啥拿啥揍,毫不留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王濛挨打,都是张晓霞心里最难受。

但她又没有力量跟任何人抗衡。

只能眼泪汪汪地抱着女儿,看她有没有被打出好歹来。

在王濛看来,张晓霞是个“极其软弱的女人”。

在家里没有话语权,习惯了沉默和隐忍。

无力保护自己,更护不了女儿周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极其软弱的女人”,却极力支持女儿的梦想。

10岁那年,有个体校教练去学校选拔速滑苗子。

王濛是被选中的唯一女孩。

在此之前,王濛每年冬天都在家附近的冰上玩。

滑得很溜。

当时,王濛的爸爸死活不同意:“打出溜滑儿能有什么出息?”

教练去他们家两回,都被拒绝了。

但是王濛很想去,软磨硬泡。

张晓霞看女儿是真心喜欢,做出了一生中大概是最正确的决定:

“既然孩子那么喜欢,就让她试试吧。”

后来,教练第三次去,爸爸终于勉强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妈妈的坚持,给了王濛改命的机会。

10岁起,王濛开始住校练滑冰。

妈妈不放心,经常去看她。

虽然自己工资少得可怜。

还是买很多吃的喝的,分给其他孩子。

她觉得她对别人好一点,别人就会对她闺女好一点。

王濛一直不忍心告诉张晓霞,那些想法其实都是她一厢情愿。

但这就是妈妈的爱吧。

为了让你多幸福一分,她宁愿多付出十二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每次王濛比赛,张晓霞都会去看。

在场下给优秀的女儿加油。

王濛终于看到了妈妈从未有过的样子——那么开心、那么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王濛和姐姐从小就有一种默契。

知道张晓霞能依靠的只有她们两个。

王濛说,她那时候苦练滑冰的最大动力,不是为了成为多么伟大的运动员。

而是成为妈妈的骄傲。

她想让妈妈知道,冰面上滑得最好的那个孩子,是她张晓霞的女儿。

王濛和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濛和妈妈

04

后来,王濛混得越来越像样。

被挑入省队,加入国家队,世锦赛、奥运会,拿奖拿到手软。

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

她也终于有了保护妈妈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张晓霞因为生了两个女儿,不但被婆家看不起,还常被老公家暴。

王濛爸稍有不顺心,就会对老婆动手。

王濛小时候,看到爸爸打妈妈。

心里很害怕,却不知怎么办。

而到她终于长大成人,又成了一个优秀的运动员。

她终于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有了抗衡爸爸的力量。

有一次她放假回家,看见爸爸抡起胳膊又要打妈妈,上去一把就把爸爸抓住了。

还有一次,爸爸又因为一点小事,跑到张晓霞单位大闹,场面弄得非常难看。

在加拿大训练的王濛连夜请假赶了回去。

很严肃地和父母谈了一次话。

“你们既然在一块儿也过不好,干脆离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一听就急眼了:“大人的事小孩子瞎掺和什么!”

而张晓霞竟然也幽幽地站起来说:“我还想跟他过。”

王濛明白了,原来父母那一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张晓霞早已在鸡零狗碎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

她挨打的时候,会想起老公很舍得为她花钱。

也会认为只有隐忍,才能保全子女、守住这个家。

作为女人,张晓霞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要为家庭付出,为孩子付出。

至于她自己幸福与否,似乎并不重要。

这是张晓霞,以及一辈又一辈中国女人深植于心的观念。

好像并不奇怪。

又好像非常奇怪。

05

好在王濛越来越有出息。

她在家里的地位越来越高。

“随着我在赛场上成绩越来越好,我逐渐成了老王家光耀门楣的女儿。

原本因为是个丫头片子,我连祖坟都不能去。

后来发现规矩这东西其实一直很势利。

当年说‘这孩子不要也行’的爷爷,有次当着全家老小的面,钦点我是他最宝贝的孙女。

我爸也会在高兴的时候到处显摆,我这个闺女,给十个儿子都不换。”

每当这个时候,张晓霞就安静地听着。

她没有跟他们掰扯,给自己这些年的委屈和伤害翻盘。

王濛说,“她永远在原地踏步,永远沉默和忍受,用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沉静,过着自己的生活。”

也许她在被伤害的时候,就已经认了命。

也许在那种境遇下的女性,认命和麻木是活下来的最好方式。

所以时隔经年,当初的那些委屈,早已在她心里风干。

了无痕迹。

不记得和不计较,也是一种是福报吧。

可是女人这样辛苦隐忍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也是有的。

她们会收获孩子们最真诚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濛就说:

“以前老有人问我,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标准答案似乎应该指向一个闪耀的名字,某某英雄人物,或者某某伟大的运动员。

但是在我的世界里,最伟大的是我的妈妈,张晓霞女士。

所有高峰低谷,站在我身后陪伴我、鼓励我、总在关键时刻推我一把的,始终是我妈。”

06

张晓霞,是无数传统妈妈的缩影。

她思想局限。

性格懦弱。

观念保守。

活得窝囊。

但却倾尽全部力量,去支撑着自己的家庭。

把所有能给的,都心甘情愿地给出去。

尤其是对自己的孩子。

只要你要,只要她有。

她就毫无保留。

这样的妈妈,她可能不够进步,不够潇洒,不够智慧。

但却用尽力气,给孩子幸福和力量。

所以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嫌弃她懦弱无能,走不出旧思想的牢笼。

唯有好好地爱她,给她幸福和底气。

让她知道,这一辈子,为了这个孩子,挺值得。

而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也应该庆幸。

我们有了更多机会,去更新观念。

有了更多力量,去摆脱困境。

我们不再被妻子、母亲、女儿的身份死死捆绑。

可以一定程度上,活出内心理想的自我。

然后以更强大和明朗的方式,成为孩子的底气与后盾。

这是新一代女性的幸运。

也当是我们一生的坚守。

点亮【赞】+【在看】,希望天下的妈妈,都幸福平安。

──── 全文完 ────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新书《活得清醒》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ID:bymooneye)。这里有一个看问题超准的作家。她的文章特别好看,你来了就不想走。

经常有小伙伴在后台说

为什么最近收不到

我们的推文了

那是因为微信改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星标很难看到我

所以一定要记得星标

一旦错过,我们就失联了

你知道,我不想错过你

希望你也不会错过我

▽ 更多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