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英、法等战胜国对其制裁十分苛刻。1919年《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只准保留一支10万人的陆军,和一支1.5万人海军;禁止拥有任何进攻性武器。严苛的条约,几乎将德国军队整体解散,将德国的军工产业一并摧毁。当时英法许多乐观人士认为,德军遭受了那么惨重的打击,将来是不可能挑起新的世界大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1939年,《凡尔赛和约》签署生效仅仅过去20年,德军便拥有了一支108个师,230万兵力,2400辆坦克的强大军队,并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那么,德国是如何做到在短短20年里就冲出了坎坷之途、重新具备战争能力的呢?这就要从德国的情况说起了。

德国保留了军队骨干力量

《凡尔赛和约》虽然严格限制德国的兵力,但聪明的日耳曼人很快就找到了变通之法。首先,德国保留的这10多万官兵,全是昔日部队里的精英、老兵等骨干力量,这些人身经百战,完全有能力担负军事方面的重任。其次,德国裁撤下来的其他官兵,也并没有完全复员,而是组成各种准军事团体,转入隐蔽状态,成为了“影子部队”。总的来说,以这种形式存在的德军,在必要时候完全可以重新组织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得到了部分国家的帮助

《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在本国发展军事科技,却没有限制德国在国外发展军事科技。于是,德国在1926年和苏联达成了合作共识。此后,德国出钱出力,在苏联的国土上建立工厂与军校,培养德、苏两国的军事人才,壮大自身的力量。同时,各协约国也不想看到德国被过分削弱,纷纷在暗地里给德国提供方便。所以德国的实力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民众普遍尚武好战,渴望复仇

自从普鲁士王国时期起,日耳曼人便逐步养成了尚武好战的军事传统。即便是一战战败,这种尚武思维也没发生根本转变,所以代表容克军事贵族阶级的兴登堡,在一战后仍被德国民众选为总统。与此同时,不少德国人还认为:自己的军队并没有失败,只是十一月革命的爆发迫使军队撤回国;军队没有打败仗,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点无法忍受,必须向英法美等国复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总的来说,德国虽然在一战后遭到了制裁,但在充分利用上述因素的情况下,仍能够迅速恢复发动战争的能力。德国挑起二战,也并非单纯因为纳粹党上台,而是德国国内各种问题的集中化爆发,纳粹党只不过将这些问题结合起来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