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军队有四大头功,分别是先登、陷阵、斩将、夺旗。这其中属“先登”功劳最大,张居正的祖上就是凭借先登之功被封为千户。

既然先登之功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期拿下南京的功臣却籍籍无名呢?要知道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攻破南京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军事意义。

为什么解放南京拿头功的军长吴化文连个少将军衔都没有混到?毛主席为什么支持吴化文转业去地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组成的三个突击集团开始向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发起攻击。三个突击集团就如同三个铁拳,以摧枯拉朽之势砸碎国民党的长江防线,三十五军也就顺利渡江,并且在粟裕的命令下向南京方向开进。

在三十五军激战浦口时,国民党当局决定放弃南京,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带领一干国民党要员撤离南京。

在这关键时刻,粟裕迅速指挥部队抢占南京城:如南京之敌逃窜,则三十五军应即渡江进占南京,维持秩序,保护敌人遗弃之一切公私财产,该军应特别注意遵守政策,严肃城市纪律。

4月24日凌晨,35军104师312团2营的特务连占领总统府,拔掉了总统府上的旗帜,随着红旗的徐徐升起,国民政府的收入南京城宣告解放,中国革命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南京的意义重大,为何吴化文最后无缘将军军衔?如果仅仅是因为他是起义将领,那么国民党那些被授解放军军衔的起义将领,如董其武、陈明仁、陶峙岳怎么解释(三人在1955年被授解放军上将军衔)?

很明显,吴化文没有参与授衔不止是因为身份的原因。那么是因为级别不够吗?这一点也不对,因为和他同级的,35军政委何克希参加1955年授衔,被授予少将军衔。

就从这一点上看,吴化文的级别是够得着少将的,虽然正军级也有没有授少将的,可吴化文毕竟有解放南京之功,而且还有何克希的例子在这摆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