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南市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为主题,在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寿县寿春中学成功举办2024年防灾减灾日应急疏散演练科学教育活动。

活动活动由淮南市应急管理局、淮南市地震局、淮南市教体局、淮南市科协主办,寿县应急管理局、寿县教体局、寿县科协、寿县120指挥中心、寿县消防大队、寿县寿春中学承办。旨在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灾害防范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为建设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

上午9时20分,演练一次信号发出,各班老师指挥学生蹲下身子,躲在课桌下,并用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和颈部;演练发布第二次信号时,老师立即组织本班学生有序从座位走出教室,做好疏散准备;演练发布第三次信号时,2400多名师生依次按疏散通道快速安全地直达疏散集合场地。

在疏散集合场地学校运动场,淮南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对疏散演练进行了点评,认为寿春中学组织精细有力,过程紧张有序,行动迅捷有效,但也指出其中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把演练所学知识传播出去,争做防灾减灾的科普志愿者。

淮南市地震局、淮南市科协向寿春中学地震科普社团捐赠了防震减灾科普书籍,叮嘱同学们用好书籍,建设好地震科普社团,发挥好社团辐射作用,为防灾减灾科学教育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

随后,寿春中学少年科学院学生干部,七、八年级各班科普委员、优秀学生代表,科技社团的骨干成员180人,分成三组,分别在足球场、篮球场、教学楼前广场进入实操技能演练环节。

在足球场,寿县120指挥中心的专业救援人员示范心肺复苏,通过模拟人偶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简易包扎演练练习,让学生掌握生命救援的关键技能和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利用身边物品进行有效止血和伤口包扎,提高了自我保护和互救能力。

在篮球场,淮南市地震局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同学们示范了地震应急流动台架设的演练,让同学们了解地震预警系统的运作原理,以增强他们对地震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认识,同时也提升了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科学防范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

在教学楼前广场,寿县消防大队的队员向同学们展示了新款消防车,介绍了部分消防设备的功用及使用方法,并实际操作模拟扑灭火源,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初期火灾控制的重要性及灭火技能的实用性。

此次防灾减灾日应急疏散演练科学教育活动,不仅是对寿春中学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全市防灾减灾科学教育的示范活动。寿春中学作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全国特色气象科普教育学校、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优秀科普示范校,长期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围绕防震减灾为主要内容,不断优化学校防震减灾的硬件设施,强化完善措施制度,培养学生树立生命至上,防患未然的自护、自救、互救的能力与意识,守护生命,守护家园,力求为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科学教育做出更大贡献。(王炳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