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飞

01

深珠通道传来大消息

深中通道即将开通之际,深珠通道传来了大消息。

在人民网向广东省委书记提《关于加快深珠通道进度的建议》,2024年5月8日获回复如下:

深珠通道连接深圳前海、珠海金鼎,沟通珠江口东西岸,是粤港澳大湾区深港、珠澳两极快速直连通道,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增强深圳都市圈对珠西都市圈、湛茂都市圈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协同发展,构建沿海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具有重要意义。深珠通道是我省规划建设的珠江口跨江通道之一,规划为公铁复合通道。其中,公路通道已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铁路通道深珠城际铁路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互联互通规划,高铁功能正在积极争取纳入中长期规划修编。相关部门已牵头组织开展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工程方案研究。《伶仃洋通道工程方案研究报告》已于2023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接下来,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对伶仃洋通道(深珠通道)规划建设的支持,争取将该项目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线位规划、铁路中长期规划(修编)、国家“十五五”规划等国家相关规划,尽快启动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和相关重要专题论证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这条通道目前已经获得了专家组的评审,接下来就是递交到中央等待中央批复。

会获批吗?只有天知道。

02

深珠通道or港珠澳大桥双Y

这条酝酿已久的通道,未来能否开建,的确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方面,这条线路已经谋划了十多年,仍停留在纸上。

另一方面,在深圳通道传来消息的港珠澳大桥也传来了消息。

4月份,“珠海传媒集团”等多家媒体报道,市自然资源局启动了《珠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 年)》草案为期一个月的意见征询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份“近期规划”中提出:到2025 年珠海初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两条战略通道为引领,构建形成" 双港、三轨、 三桥、六横、九纵 "的综合交通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三轨”中的“深珠高铁”、“深珠城际”,就是仍在谋划伶仃洋通道(又称“深珠通道”)里的意思。

而“三桥”中的港珠澳大桥,要实现政策突破、连通深港,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民众瞬间来了兴趣,难道被推迟的双“Y”真的要来了?

当年修建港珠澳大桥时,深圳就力争“双Y”方案,然而最终的博弈结果是单“Y”,让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成功避开了深圳。

避开的后果便是,这条耗资1269亿元的通道,在开通之后,车辆稀少,更像是一条旅游观光线。

南方网披露,港珠澳大桥开通五年来,往来粤港澳三地人员总数3600万人次,车辆750万人次。

和同一年开通的比它短得多的南沙大桥对比一下,南沙大桥每天的车流量就超过10万人次。

当然,今年粤港澳大湾区的通车量上了新台阶。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清明节期间,由于大桥免费、刺激了香港单牌车北上,造成了大桥拥堵,于是有媒体High了,网上类似“港珠澳大桥堵车了,1200个亿没白花”的标题刷屏。

其实,假日期间的最高日通行车辆也不过1.84万辆次,堵车是因为过关手续的问题。1.84万辆次的通行量,跟虎门大桥、南沙大桥高峰期每天20万辆次相比,仍然是天壤之别。

即便每天都是1.84万辆次,这座大桥利用率依然偏低。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抛弃双“Y”方案。

珠海这边也感受到了舆论压力,此时提出港珠澳大桥联通深圳,正当其时。

然而,广东省政府对此并没有做出回应。

从理论上来说,珠江两岸的连线的确太少了。

广东省政府文件对此都有提及,从密度看,珠江口北端的跨海通道较为集中,连接广州、东莞两市的共有4条;靠近出海口的南端受施工难度、建设强度等影响,则较为稀疏,包括已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在建的深中通道和正在规划中的深珠通道。

然而,通车的港珠澳大桥由于不是双Y,利用率很低。

现在就期待即将通车的深中通道来缓解珠江两岸的交通压力。

一旦通车,深圳人、惠州人去西岸,再也不用走虎门大桥、南沙大桥了。

同时,东莞去往西岸的车辆,也会有相当一部分选择深中通道,毕竟深中通道更宽阔。

这将大大缓解珠江两岸连接通道的拥堵状况。将极大推动珠江两岸的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流通,加速放大经济效益。

然而,就珠江两岸的交通压力来说,如果港澳珠大桥能够联通深圳,或者深珠通道,则最为妥当。

从城市博弈角度来看,双Y方案似乎更可行。毕竟港珠澳大桥已经通车,是既定的事实。

如果选择深珠通道,这对于广州的出口更加不利。

无论哪一条能够实现,对珠海都是巨大利好,但无论哪一条,实现阻力都非常大。

03

炒作过头的珠海楼市

深珠通道,概念由 来已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广东省政府官方资料介绍,2010年修编后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中,深珠城际名列其中。规划就是利用原伶仃洋大桥规桥位,布设跨越珠江口的线路。

伶仃洋大桥被港珠澳大桥规划取代后,深珠通道也在2017年被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深珠通道得到深圳积极“反馈”。2018年6月,《深圳市高快速路网优化及地下快速路布局规划》中,专门提及要预留对接深珠公铁复合通道的接口。

2018年11月,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海市干线路网规划》,提出为强化与深港和粤西城市的联系,规划新增伶仃洋通道。

深圳提到的“深珠公铁复合通道”,与珠海规划的“伶仃洋通道”,被越来越多人以“深珠通道”指代。2019年广东省两会上,深珠两地代表委员纷纷建议,深珠通道规划建设应快马加鞭。

这条一直处在计划中的通道,让珠海的楼市上演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局面。

作为一个养老型、宜居型城市,珠海独特的自然环境的确是其优势,但是截止到2023年年末,这个曾经和深圳一起被钦定为国家经济特区的城市,GDP只有4233.22亿元,常住人口249.41万人。

这样一个人口迷你的小城,均价一度超过3万元,横琴的最高价甚至冲到了7万元左右。

如何撑起来?靠自身肯定撑不起来,珠海的客户大多来自大江南北,其中深圳、广州居多。

而珠海炒作的噱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规格超高的横琴新区。

横琴的确是块不错的地方,2021年中央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将横琴钦点为粤澳深度合作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即横琴已经成为了特区中的特区。这里的房价有了澳门的支持,的确有潜力。但这种潜力,也不足以支撑动辄五六万的房价,这里的潜力早就被透支了。

另一个噱头,则是还在云里雾里的概念,深珠通道。在这个概念之下,珠海的高新区特别是唐家湾,以及十字门片区,成为了各路兵马吹嘘的重中之重。

过去几年不少自媒体更是组团去珠海扫货。然而一个GDP不足5000亿,人口不足250万的城市,何以支撑如此之高的房价?

后来的后来,就是如今的局面。销量持续下滑,房价持续下滑,曾经的炒房客有来无回,想要找到接盘侠都不容易。

您好,我是余飞,城市财经与樱桃大房子合力整理了一份【卖房文档】和【3天闭门直播】送给您,直接扫码添加我的助理微信领取!

另外,我的粉丝群每天还会有最新的热点文章和前沿行业报告的分享,欢迎你来围观!

原创不易,辛苦动一动你的小指头,在文章右小角点个在看、点个赞。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