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享誉世界乐坛的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亮相国家大剧院,与钢琴家谢·沃斯纳联袂献演三部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5月16日,祖克曼将到访东方艺术中心,继续与贝多芬“对话”,随后,他还将在多个城市展开中国巡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平夏斯·祖克曼 王小京 摄(下同)

教科书般的演奏

从1995年至今,祖克曼曾多次在中国舞台上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协奏、重奏演绎,在这次独奏专场首秀中,祖克曼带来的三首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各具特色。音乐会以贝多芬《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启幕。全曲从活泼的快板进入,在优美的行板后以欢快的回旋曲收尾。小提琴与钢琴之间的均衡与和谐,尽显演奏家在默契配合下碰撞出的火花。上半场的另一部作品,是贝多芬最广为人知的《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祖克曼在演奏开篇主题时,作品里的牧歌氛围更为突出,在春意盎然外平添恬静与亲切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音乐会的下半场,两位艺术家演绎了贝多芬《c小调第七号小提琴奏鸣曲》。祖克曼对这部创作于1802年的作品的诠释精妙无比,沉重与明媚、诙谐与庄严、柔情与抗争在指尖与弓弦间转换跳跃。更为难得的是祖克曼一贯的分寸感,此种控制力让作曲家没有被过度的情感表达所淹没,而是在演奏家直抵人心的诠释中,带着他的种种矛盾与思考走进了观众心里。

贝多芬的奏鸣曲向来是独奏家的“试金石”,祖克曼的演绎在最大程度还原作品之外,表现出了他标志性的个人色彩。祖克曼将作曲家的音乐性置于首位,绝不以过分的炫技喧宾夺主。严谨和沉稳没有抹去充沛的情感,他琴音中的美以细腻著称,也让他的每次现场都十分耐听。昨晚不少观众都感慨“教科书般的演奏”,返场曲目舒曼的《FAE奏鸣曲》和舒伯特的《小步舞曲》也不落俗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学者般的谦逊

除去小提琴家的身份之外,祖克曼是少有的全能型音乐家。1970年起,他在中提琴及指挥领域逐渐声名鹊起,受邀出任众多知名音乐节指挥,一些古典乐名团也向他发出了合作邀请。最新的乐季中,他还将以指挥家的身份与波兰华沙交响乐团进行合作。

当听到“巅峰级别的音乐家”这样的评价时,他摆了摆手,仿佛在说“hold on(等等)”。随后他又微笑道,人生有巅峰自然也有低谷,他伸出手掌打了个比方,假设五指是连绵起伏的山峰,那么登顶一瞬后,或许接下来就是长久的低谷,能够停留在巅峰是很难的。为了再次登顶,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这需要高度的自律,于他而言,便是每天都会翻开的琴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祖克曼看来,演奏家和运动员有时很相似:“就像费德勒的招牌动作反手击球,是背后无数次的挥拍练习造就的,重复的基础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即使是“老虎”伍兹这样的天赋型选手,也需要惊人的自制力来刻苦训练。祖克曼很喜欢举体育的例子,运动需要眼观六路,而演奏需要耳听八方,“多去倾听多去开阔眼界很重要,你会每天吃同一个馅儿的饺子吗?多听别人的意见同样重要,对我来说,这个人就是沃斯纳。”

尽管已经接近耄耋之年,祖克曼谦逊地说自己现在仍处于不断攀登的过程,每天练习一点,就又往上多走一步。他坦言,学习、自律、不断进步就是生活本身,“我的生活里别无其他,除了音乐。”(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 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