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本是一名木匠,却一路做到了国家主席,说来实在是令人佩服。

其实翻开中国古代历史,这也见怪不怪,毕竟还有像朱元璋、石勒这样的乞丐、奴隶,逆天改命,身居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模范”李先念

李先念,1909年出生于湖北黄安。李家几乎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全家都是地主家的长工,靠租种田地为生。

幼时,李先念因上不起学,只能跟着父亲在田间劳作。父亲犁地,他就掌舵;父亲挑稻谷,他就捡稻穗。

9岁时,家里积攒了一些积蓄,李先念才第一次拿起书本,认识了些简单的常用字。12岁时,李先念跟着别人在汉口,当了一名木匠学徒。

武汉三镇,当时是中国的风云城市,李先念在这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很多的先进思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小有所成的李先念回到家乡,参加农民运动,并于次年率众参加了黄麻起义。1929年,刚满18岁的李先念就当上了高桥乡苏维埃主席。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党人不得不拿起枪杆子,搞起了武装斗争。李先念带着同乡青年参加了红军,编为33团,李先念任政委,主持思想政治工作。

从地方来到部队,最让李先念苦恼的是不懂军事。

比如说有一次,红33团要执行一次军事任务,需要集合部队。2000多人如何行军?这是一个问题,李先念担心战士们混在一起,会踩踏农户的庄稼,就问一旁的营长孙玉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玉清笑着说:“战士们是按照指令行军,不是乱走。”接着,孙玉清便喊起了“一二一”的口号,李先念这才明白。

在孙玉清的指点下,李先念知道了什么是前卫、后卫,也阅读了一些《孙子兵法》,了解了苏军战斗条令。

李先念酷爱学习,并且学习天赋很高。一年后,李先念就成了红军中最年轻的师政委,24岁担任红30军政委。

1933年10月,蒋介石任命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对川陕根据地发起了总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先念鼎力支持徐向前,采用了大纵深迂回歼敌战法,完美抗击了国民党军队。毛主席后来点评说:“李先念是在学习战争中的榜样。”

名不虚传的李先念

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翻过夹金山,到达达维镇,和专程前来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一见面,毛主席就满脸忧愁地问李先念:“嘉陵江的气候怎样?”

李先念如数家珍回答:“岷江、嘉陵江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山坝多。红军如果进驻这一地区,便有了立足之地,可以休整补充。趁现在茂县、北川还在我军控制之下,还可以打回去。”

毛主席听后,表示认同,直言道:“好!说得好,很有见解,名不虚传,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旁的李先念挠了挠头,谦虚回答:“过奖了,这都是我分内之事。”

在李先念的介绍下,红军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走出了国民党军层层设计的包围圈,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李先念是革命的功臣。

可惜的是在西路军的问题上,他犯了一些领导错误。

1937年12月26日,经过西路军征战的李先念在周小舟的陪同下,乘坐汽车离开了兰州,经西安来到了延安。毛主席接见了李先念,并同其一起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席间,主席安慰李先念:“西路军是失败了,但主要责任不在于你以及西路军的将士,而是中央出了问题。你们很辛苦,没有粮食、没有充足的武器弹药,但坚持用大刀和长矛同敌人作斗争,你们是好样的。”

因为这一缘故,李先念被下放,当了一个营长。毛主席知道后,提拔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1983年,李先念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人才,被一致推选为国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