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59年的国庆十周年阅兵观礼台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身影。

她不是将军元帅,只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妇人,却能够被国家领导人接见,还可以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那么她究竟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特殊待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老妇人叫黄菊喜,出生在湖北的一个贫农家庭中。因为家里穷苦,黄菊喜没机会读书上学,小小年纪就被父母送去做童养媳。

尽管黄菊喜没有读过书,但是她是一个拥有清醒格局的妇人,这一点就注定了她的不平凡。

上世纪三十年代,黄菊喜见到红军部队对待百姓如同亲人一样,很快就被这个队伍深深感动。

她告诉孩子们“咱们穷人想要翻身就得紧跟红军队伍,因为这是和百姓一条心的好队伍。”

在她的鼓励下,大儿子加入了红军,跟着队伍四处作战,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还得到了许多的嘉奖。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危难关头黄菊喜永远把党和国家放在小家庭的前面。

1933年,毛主席被敌人追捕,情急之下之中他只好来到了红军在村子里的秘密联络站——黄菊喜的家里。

黄菊喜得知毛主席的情况后,二话不说就将他藏在了自己的家中,还让作为通讯员的小儿子保护毛主席的安全。

敌人来到村子里遍寻不见毛主席的踪迹,顿时恼羞成怒,他们深知毛主席是一个爱护百姓的人,于是想出了一个狠毒的注意。

敌人将村民们集中在空地,若是不交出毛主席,他们就将村民们全部杀害。

听到敌人威胁的毛主席心急不已,他怎么能让无辜的村民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于是毛主席准备主动亮明身份,让敌人把自己带走。

眼看着敌人的耐心就要耗尽,黄菊喜拦住了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毛主席。

她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有办法解决,然后嘱咐毛主席在屋子里一定不要出来。

毛主席回到屋子之后,黄菊喜打开门主动来到敌人面前。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下一秒黄菊喜指着自己家说“你们要找的毛主席就在我家里!”

这一声指认让敌人大喜不已,急忙跟随她来到了家中。

黄菊喜推开了房间的门,指着一名黝黑的汉子。

“这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而在敌人离开之后,黄菊喜却再也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原来,从第一次见到毛主席黄菊喜就发觉自己的小儿子和毛主席有几分相似,二人换身衣服几乎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敌人对毛主席的特征并不熟悉,在黄菊喜故意引导下,他们错将黄菊喜的小儿子当成了毛主席给带回去了。

实际上,真正的毛主席安然无恙。他在房间中将刚刚发生的一切看在眼里,看到黄菊喜牺牲家人来换取他平安的举动,毛主席瞬间热泪盈眶。

然而毛主席深知自己的身份重要,他要做更多重要的事情,只有早日取得胜利才能告慰所有为革命牺牲的英魂。

敌人走远之后,黄菊喜将准备好的干粮交到毛主席的手中,把他从小路送出了村子。

离开之前,毛主席握着她的手,心中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述。

革命总会有牺牲流血,黄菊喜不止是一位母亲,还是一位伟大的革命斗士。她将所有的儿女都送上了战场,鼓励他们参军报国。

同时她自己也不断在民间做着动员和宣传工作,为我党及时传递情报和信息。

黄菊喜无私为党的奉献精神让大家亲切地将她称为“红军的母亲”,每个英勇的红军都是她的儿女,她教导出来的儿女都是英勇无畏的典范。

黄菊喜去世之后,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典范,在当地为她建立了一座纪念碑。她的故事在百姓间传颂,她的精神被大家广泛学习。

(资料来源:黄菊妈:一片丹心照日月,五腔碧血写春秋——中国军网

咸宁史志——黄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