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中国加速对中建岛的建设,距越南仅250公里,如今怎样了

自古以来我国南海便纷争不断,一直都是焦点所聚,一丝一毫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解读,而如今我国在西沙的新动作再次引起世界各界的广泛猜疑,难道中国这是有新的政策?

而他们所说的新动作其实便是我国大规模建造距离越南250公里的西沙群岛中的中建岛,而这片海域一直都是归属争论的高频地区,那么我国的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如今的中建岛又是什么模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建岛的历史

在我们了解建造中建岛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他的历史。中建岛位于西沙群岛的核心地域,而西沙群岛则是南海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国对其都有着歪心思,但是毫无疑问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自1974年西沙海战以来,中国便长期派兵驻扎此地,宣示着自己的主权。

但是与此同时越南方面对这片领海虎视眈眈,他们一直企图在这片海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为此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填海造陆,妄图以这种方式将南海西沙群岛收入囊中,这无疑是对我国的挑衅,因此两国再次爆发了数次的斗争和冲突,也使得这片海域成为了一个及其敏感的地区,而中建岛也就是这个时候登上历史的舞台。

中建岛的地理位置及其特殊,它位于西沙的最南端,掌握着整个南海出口,是兵家必争之地。他的战略性使得越南对其馋恋不已,他们企图以中建岛为中心对其周边进行填海造陆,待自己拥有中建岛的主权后再一点点蚕食我国南海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越南的阴谋达成无疑会成为我国南海的一个心头大患,这一行为甚至会改变整个南海的战略格局,对我国的主权完整形成了严峻的威胁。虽说越南对此还未付出实际行动,但是有这个想法是肯定的,对此我国高度重视,立刻加深了中建岛地区的军事力量,并且与驻扎在永兴岛的兵力相互配合,对越南方面形成了强大的威慑,但是他们依旧贼心不死。

1975年,邓小平一方面为了给越南一个教训另一方面也想彻底解决两国的领域纠纷,一声令下百万解放军南下给越南打的屁滚尿流服服帖帖。这时的越南再也嚣张不起来了,对于中建岛再也不敢有妄动,老实了很长一段时间,而我国的南海领域也久违的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建岛丰富的资源

其实越南一直眼馋与中建岛不仅仅是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中建岛及其周围海域丰富的资源和航线也是越南极其需要的,这个岛礁的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海洋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西沙中建岛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个岛礁被广袤的海域所环绕,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岛礁周边的海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聚集地,渔民们可以在这里捕捞到各种鱼类、虾蟹等海产品,为岛上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此外,西沙中建岛还潜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为国家的能源需求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些资源的存在为西沙中建岛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其次西沙中建岛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他成为一个天然的航道中心,它位于南中国海中部,是连接东亚和东南亚的重要咽喉要道。这里的航道交通非常繁忙,是国际航行的重要通道之一。船只经过这里可以很快到达东亚和东南亚的各大港口,具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岛礁附近还有丰富的渔场和石油钻井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航运,进一步促进了区域贸易和合作。此外,西沙中建岛周围海域的天然岛礁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也吸引了大量的海洋生物,为海洋科研和生态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西沙中建岛不仅是重要海洋战略前哨,也是重要资源据点,所以越南一直对他心心念念而我国对此是寸步不让。中建岛丰富的渔业资源、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为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个岛礁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发展航运业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条件。

中建岛现状

正是因为中建岛如今优越的条件,我国最近将其放进了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中,但是中建岛的建造难度其实也是不小的。

中建岛作为一座“沙岛”,其土质是极其松散的且非常容易被风吹散,整座岛几乎没有任何植被,因此想要进行基础的基建是十分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中建岛的地理位置便注定了他要时常受到台风的光顾,为此他甚至还有着“风岛”的称号,人要是没有防护站在岛上随时都有可能被强劲的台风吹走,十分的危险。

2013年的时候,一阵名为“蝴蝶”的强台风袭来,当时我国在中建岛已经有了基础的基建设施,但是猛烈的台风依旧以摧枯拉朽的架势将整个岛屿席卷的狼狈不堪,用混泥土钢筋建筑的楼房都抵挡不住这次台风被吹得东倒西歪,我国损失惨重,由此可见中建岛的环境究竟有多么恶劣,想要进行基建难度有多么困难。

不仅如此,中建岛不仅常年充斥着台风,还常年被高温所裹挟。岛上又没有植被导致整座岛全年气温一度飚至31摄氏度,要知道这可是年平均气温,最热的时候四五十度都是常有的事情,官兵们在这生活常年遭受紫外线的照射,真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也正是如此中建岛得了一个“海上火炉”的称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建岛一直是我军艰苦奋斗的象征,即使面临着强烈的风浪我军也没有丝毫的退缩。毫无疑问,只有我军才有能力面对这样的困境。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军坚守了这么多年,中建岛的整体面积并没有扩大,反而减少了20%。这一切又要从2013年的台风“蝴蝶”说起了,它不仅吹倒了守岛官兵辛苦种下的椰子树和马尾松,还卷走了大片沙质土壤,使得中建岛不得不被迫"瘦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自2013年起,在中建岛上开始大规模种植红树林。这些红树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在海水中能够自如地生存,并具有极强的固沙能力。如今的中建岛可以被形容为一个绿树成荫、海上绿洲。不过植被主要集中在中建岛西北方向的一个小区域,面积仅为0.014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大小。不过涨潮时中建岛其实也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但是退潮时海拔仍然接近3米,而且礁盘面积达到了7.5平方公里。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中建岛已经焕然一新。如今岛上拥有现代化营房,配备了空调设施,使官兵免受炎热的煎熬。海岛的海水淡化设施和网络通讯等设施也一应俱全,为岛上的驻守官兵提供了便利。

更为重要的是,在岛屿的西面开辟了港口码头,日常物资的补给不再成问题。官兵们可以轻松获取所需物资,不再像过去那样艰苦。中建岛已经不再是那个连建立帐篷都困难的地方,全面的建设改变了它的面貌。

当然与南沙美济礁等岛屿的规模相比,中建岛的建设还显得微不足道。虽然如此,这并不减少我国在中建岛上建设的伟大意义。现在守岛官兵可以驾驶沙滩摩托,穿梭在中建岛上进行巡逻,这得益于一个已经建成的人工林作为后方大本营。

这片人工林从1982年种下了第一棵椰树,经过多年的培育,现在已经拥有了3000多棵马尾松和1000多棵羊角树,还有大量的爬藤、海马草等近60种植被。守岛官兵利用各种休假机会,精心培育这片人工林,一包一包的土壤和肥料从大陆各地运来,为保持岛上植被的繁茂做出了不懈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片人工林不仅为中建岛提供了绿色的庇护所,还改善了环境,保护了岛屿的生态平衡。守岛官兵们在这片绿洲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气息,凝聚了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这片人工林是中建岛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见证了官兵们的付出和奉献。

中建岛的建设虽然规模较小,但无论是岛上的现代化设施还是人工林的建设,都体现了我国人民和军队的智慧和毅力。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和决心。中建岛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无数官兵的辛勤付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这座孤岛变成了一片美丽的净土,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在西沙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岛工程,旨在扩大西沙群岛的领土面积。而中建岛则成为这一工程的一大亮点,因为人工岛屿的建设在岛上进行了填海造陆、建设跑道、建设港口以及建设军事设施等重要工程。这些工程为中国在南海地区争取更多的空间和资源,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建岛的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仅是在政治和安全层面上,还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国在中建岛上新建了住宅区、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岛上的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建岛的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岛上的居民享受到了完善的基础教育、医疗服务和生活环境,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建岛也成为中国在南海地区进行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平台。中国在中建岛周边建立了海洋观测站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海洋科学研究、大气观测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这些举措有助于加深对南海地区的了解,推动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也对保护南海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中建岛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仅为中国在南海地区争取了更多的空间和资源,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此外,中建岛也成为中国在南海地区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平台,为推动南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喜欢小余这篇文章的看官大老爷可以点个赞关注一手哦!小余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希望同大家伙一起进步,探讨社会的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