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职场新人,知道自己需要不断学习,但仍习惯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设想在某个专门的空闲时间段,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

但除了大企业会对应届生,有专门的入职培训外,绝大部分企业很少有较长周期的内部培训,而繁杂 的工作,也无法让你有大片的空白时间去学习某项内容。

因此,边做边学,碎片化的学习,为职场人不得不习得的一项能力。

而对于一些心仪岗位必备的基础技能的学习,在时间节点上也相当重要,哪怕是对于职场新人,公司招人的标准也跟很多时候购物的需求一样,要求“开箱即用”,基础的技能学习,为在学校期间需要完成的事,而不是在步入职场之后。

比如,如果我招一个实习生做公众号运营,我肯定不会招一个想要从事这份工作, 但并未做过任何尝试的学生,而会看重简历里展现出拥有相关经验的同学,比如在某家公司实习过新媒体运营岗位,或是在大学期间自己运营过个人公号,写过多少原创, 拥有多少粉丝等等。

很多毕业几年的职场人,在面试的时候,还会自认为“自谦”的表示,自己是来公司学习成长的,看似自己能够虚心好学。

但公司可不是学校,一个是你领取工资的地方,一个是你是缴纳学费的地方。

而在学习方式上,职场里我们需要更主动地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争取、主动表达诉求、主动展现成果,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千万不要奢望有人能够手把手教你。

对于一些名企,有不错的员工培养体系,针对新员工,会安排导师带教,但即使如此,导师也是有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不是家人、好友,没有理所应当的帮助。

提问是一项能力,我也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在上学期间,我们接受的教育也是“不懂就问”,但实际上这个“问”,更应该在自己有一定的思考之后,进行提问。

在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通过公司内网或是外部各种渠道可以轻松获知,而如果没经过思考,就求助他人帮忙解决,这只会引起他人的厌烦,以及让自己停步不前。

当然,你要学会理解“同事”这个新的社交关系成员,学会适当地麻烦他人,他人一旦为你花了时间、精力,就不想轻易失去你,而这些助力可以让自己更快速地成长,更好地融入一个新的环境里。

我见过一些实习生,在公司里非常拘束,不敢接受他人的好意,其实有时下午同事 忙点一杯奶茶,出去聚餐被请客,顺手被帮拿了一个快递等等,大方地说声“谢谢”就好, 等有机会回补就行。

当下的社会已经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协作,并在协作网络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心节点。

武志红老师有本书《巨婴国》,指出许多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跟婴儿无异,不过是一个长大的婴儿,这点在许多大学生群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职场里,请不要把“我不会”三个字当作理所应当。

延展一点,那就是许多实习生有个心态,“我”只是个实习生而已。

因为自己只是个实习生,所以做好实习生应该做的事情就好,我不会很正常,也别指望我有什么大的贡献产出。别人的工作与自己无关,最好也别让自己加班,反正一个月才给那么点工资。

当然,许多职场新人也是如此想的,自己只是个新人而已,别要求那么多。这种思维方式不能说有错,但会让你的职业发展停步不前。

为什么有人能转正呢?为什么有人能够升职加薪呢?

请相信我,大多数薪资从6000涨到10000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在6000薪资的岗位上时,就已经在做着10000薪资的人该做的事情了。

几乎所有的升职加薪,都是因为员工在原职位上,已经做出超越该职位的业绩和表现。

可惜的是,许多人似乎并不愿意让公司占一丁点便宜,拿多少工资付出多少努力,请记住,做好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这只不过说明你配得上当下的薪资而已

如果你希望自己有所突破,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主动去接触团队里其他人的工作, 去了解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东西,这将会让你此后能够更好地跟周围同事配合,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整个项目和环节。

如果你在职场里不是混时间的心态,甚至可以主动跟老板沟通,请求其对你工作方式进行指导,并且主动提出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一定不要觉得多干活就是吃亏。

虽然我们把时间卖给了公司,但同样时间也是我们自己的,请不要浪费,相信时间会给予我们回报。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感谢观看,欢迎一起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