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中,越军企图破解我军电报密码,计划来个一网打尽,不料我军小战士只用一句话,就将敌人阴谋彻底化解,还来了个将计就计,将对方顺势全歼!

1979年2月17日,邓公一声令下,20万解放大军、550辆坦克集体出动,势要给越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当天凌晨5时,在两位开国上将许世友和杨得志的指挥下,解放军正式发起作战,轰轰烈烈地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争前期,解放军西线进军还算顺利,拿下了老街市,越军基本没有抵抗之力。但是东线却在谅山市,遭遇了不小的阻力。

谅山市周围全是险峻的高地,坡度最大的山地能达到80度,而且遍布热带丛林和峡谷溶洞。到了晚上,峡谷高山内还会产生浓雾。

不仅如此,越军还在此地修筑了大量地堡、坑道,囤积有可使用多年的粮食弹药。其中最著名的永备工事鬼屯炮台,就伫立在同登地区,作为门户扼守着谅山市区。

据统计,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越方在谅山地区总共部署有3万左右的重兵,是越军最大的一支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越军依托或明或暗的钢筋混凝土山体工事,构成了一张立体火力网,我军想要打穿谅山地区,只能一个个慢慢啃过去。

如此一来,谅山战役就变成了一场持久战,中越双方在该地区只能硬碰硬,一方据险死守,一方凭借意志强攻,根本无法发挥我军的穿插迂回战术。

结果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双方在攻坚拉锯中,为了减少伤亡,就必须窃取对方的电台信息,根据对面战术制定反制措施。

而在窃取情报这方面,反而是越方有优势。

因为当年越军曾到我国进行整训,使用中式武器装备,学习中式战法,学了很多解放军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中不少军官,都和我军指挥官相熟,甚至他们都在同一个军事学院进修过。

而且越军长期在中国学习生活,十分熟悉解放军的编制,最重要的是或多或少懂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广东和广西的方言。

但是反过来,解放军中却很少有人懂越南话。

因此,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在战争中,越军破译了我军的下一步行动,我军听对面说话,却跟加了密一样。

要知道,我军逐步攻打谅山周围的要塞本就十分艰难,这样一来还要时刻防备越军有针对的伏击,因此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看可愁坏了东线指挥许世友上将,一向暴脾气的他对越军的忘恩负义气愤不已,当即动员全体指战员,集思广益想办法。

有人建议从国内征召懂越南语的人才,但很快被否决了。从国内征召人才要花不少时间,而现在前线战事吃紧,根本等不得。

于是又有人提议,干脆不读取对面的无线电了,从军中选拔一小部分精锐侦察人员,直接潜入敌军内部窃取情报。

这个计策显然也行不通,敌军指挥部谅山市内,侦察小队想要窃取情报,得穿过敌军设下的重重关卡,基本不可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位指战员想出了办法,他手下的温州兵,可以派上用场。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发现这些温州兵说话的时候,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他怎么也听不懂。

那么,既然自己都听不懂,肯定敌军也听不懂,即便是听懂了,那也肯定是半懂不懂,我军能够借此制定反击战术。

这位指战员在会上建议,把无线电报务员全部换成温州籍战士,

要知道,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温州话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它的发音,以及独特的地方词汇和多变的音调,导致除了当地人几乎外人根本能听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越南人从我国学到的汉语,也只是够日常使用的程度,说不上非常熟练,一旦他们听到温州人说的话,第一时间想的肯定是破译出来。

结果因为学艺不精,只会越破译越恼火,要么最后出来的实际内容可能和原内容差了十万八千里,要么干脆完全破译不了。

而据参加过此次战役的战士胡建光回忆,当时上级通讯员全部用温州话向我们发布指令,而我们高射机枪连也有温州“翻译”,专门负责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与我们听越南话一样,越军听温州话也如同加了密,同时我军遭受伏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利用温州话这项独特技能,我军在谅山战役中,还立下了一项天大的功劳!

在情报拉锯战中,虽然越军掌握了我军的动态,但我军也能截取对方的情报内容,从而将计就计,制定反制作战计划。

2月19日,东线55军幺六三师在独眼师长边贵祥的率领下,开始猛攻同登地区,尤其是之前提到的战略高地鬼屯炮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的进攻很不顺利,敌军依托永备工事,总是能精准找到我军的进攻方向,我军的坦克连无法突破防线,只能无功而返。

不过很快,边贵祥就意识到敌军窃取了我军的电报,赶忙找来手下的温州籍战士,问道:我把报务员的重任交给你,有没有信心完成?

只见战士敬了个军礼,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报告首长,我读过几年书,识字儿,保证完成任务!

听到温州籍战士说话,这下边贵祥的心中更有底了,他把具体计划告诉给了这名战士,待会从指挥部用温州话给前线发指令,然后中间夹杂一些普通话,内容主要是我军伤亡过大,必须回后方休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边贵祥会另外派遣一名通讯员到最前线,当面告诉前线指战员,让他们配合实施计策。

不得不说,边贵祥将军不愧有着“边疯子”的称号,真是兵行险招。

想要执行这项计策,需要先放弃我军前期进攻的优势,做出往后撤退的姿态,如果敌方不上当,那就真的只能干瞪眼了。

越南军队企图破解我军电报密码,计划来个一网打尽,结果我军却让战士说温州话,直接把越军给整懵了。

很快,我军的温州籍战士将“撤退指令”发给前线后,窃取了这条信息的越军,连忙组织人员破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破译虽然比较艰难,但总算能听懂一些词汇了,大意是伤亡、撤退之类的。越军破译人员也来不及多想,当场将意思报告给了越军首长。

眼见终于花大力气破译了对面的通讯内容,加上解放军确实遭受了不小伤亡,很有可能撤回后方休养。越军首长也深信不疑,当即命令驻扎在同登地区的前线部队,在解放军撤退时进行追击。

然而,越军首长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我军的战斗意志。

幺六三师在进攻同登地区期间,遭受巨大伤亡是不假,但将士们并没有因此气馁,仍然保持着顽强的作战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2月20日,这是一个让越军至今回想起来,都胆战心惊的时刻。

当天黄昏,连续猛攻同登地区鬼屯炮台三天两夜的55军幺六三师,终于“坚持不住”,开始往后方撤退。

与此同时,龟缩在永备工事内的越军如潮水般出动,向着我军追击而来。

然而,越军想破脑袋都没法想到,这次撤退是我军的一个计策。在敌军前锋部队全部离开高地后,幺六三师猛然回头,伴随着震撼人心的冲锋号,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向越军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鬼屯炮台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进攻的幺六三师,如同两把利剑,轻易撕碎了前来追击得越军,随后直插敌方高地内部。

敌军哪里见过如此凶猛的阵势,很快就支撑不住,防守圈收缩得越来越小。

第二天早上,我军用火炮精准炸开炮台的顶盖,驻守在内部的越军被全歼。

至此,同登地区最险要的战略点鬼屯炮台,终于被我军攻占,谅山市区也完全暴露在了我军兵锋之下。

3月1日,东线指挥许世友上将鉴于敌军的顽固,不再命令55军强攻,而是从后方拉来了306门火炮,对谅山市区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急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短短的半小时内,近1万发炮弹被倾泻在了狭小的谅山市区,铺天盖地的弹幕完全摧毁了市区的重要设施,整个谅山市陷入了瘫痪状态。

据谅山前线越军向河内总参谋部的报告,解放军的炮击火力十分厉害,“简直不可想象”,“从未见过这样猛烈的炮火”,越军根本无法抵挡,不得不爬到山上躲避。

打到最后,在外围作战中损失较大的我军幺六三师,甚至不顾许世友军令,跨过奇穷河一路追击,最远时推进了5公里,威逼越南首都河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越方哪里见过这阵仗,急忙宣布全国总动员,河内进入戒严状态,生怕解放军长驱直入。

经此一役,我军歼敌一万余人,打出了辉煌的大胜。而追根溯源,谅山战役巨大胜利的起点,还是我军创造性地将报务员替换成温州籍战士,坐等敌军窃取我军情报,然后将计就计,反而将越军一举全歼!